妙笔阁>军事历史>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第九百零五章 乌合之众

听说主和派大臣遭到民众的攻击,皇帝赵桓惊呆了。他这才知道形势危急,若是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城内随时有民变的风险。

于是,皇帝赵桓移驾东华门,颁圣旨抚谕众人,他带了十几个贴身护卫近身保护自己,又命殿前司殿帅王宗濋带着禁卫军来往巡视,维持秩序。

开封府尹王时雍听说圣上被逼出来见刁民,也去而复返,带来更多衙役和军士护驾。

陈东见了开封府的衙役,挺胸对着大刀斧头站起身来,说要面见天子,代表万民陈情。

王时雍大怒,骂陈东说你这个小小的太学生,不过是一介布衣身份,竟然敢聚众闹事,要挟天子,罪当处以极刑!

众太学生听到王时雍的威胁后,心道若陈东有罪,那我等岂不是也会被定罪?

太学生们岂肯认输,一时间群情激奋,要与王时雍拼命。两边眼见得就要发生激烈冲突。

皇帝赵桓见状,忙命人传旨赦免陈东无罪。

为了平息众人的怒火,皇帝赵桓又命中使朱拱之传李纲和种师道进宫面圣。

李纲虽然是个执拗的人,也明白这些太学生聚众闹事,要挟天子,反会让自己失去圣上的信任。

即使朝廷此时妥协,让自己官复原职,但皇上和百官的心中必定有一根刺,将来秋后算账,有自己的苦头吃。

此时李纲的处境十分尴尬,只得推托说不敢贸然进宫。

然而,宫中又连续来了几批内侍传旨,圣旨的内容都一样,就是催促李纲赶快进宫。

中使朱拱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说李相公你再不进宫,当真引起民变就大事不好了。

李纲见状,知道这黑锅是丢不掉了,只好硬着头皮上马进宫。

当李纲赶到东华门外时,被门外的人群团团围住,太学生和围观军民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李纲强颜欢笑地安抚众人,终于挤过人群进了东华门。

中使朱拱之正要跟在李纲身后入宫,却不幸被聚集的民众拦住,惨遭群殴。

原来自宋徽宗赵佶当上皇帝起,他开始大量重用宦官,破坏了大宋朝宦官不能干政的政治传统。

有皇帝撑腰,宫中的宦官们渐渐飞扬跋扈起来,许多宦官都强占民宅和土地,对百姓巧取豪夺,无恶不作。

在徽宗朝,百姓们受了宦官的欺压则是欲告无门,无处申冤。

因为所有的官员要想发迹,几乎都必须与当权的宦官搞好关系才行。

权相蔡京当年被罢相后,是靠大宦官童贯美言,才重新登上相位。其后的宰相王黼、李邦彦等人也都是大宦官梁师成的门生。

有徽宗皇帝的宠信,宰执大臣们都要向大宦官低头,其余的官员又有哪个敢与宦官集团为敌?

所以,大宋百姓对宦官当道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金兵南侵前,开罪金国的谭稹是宦官。

金兵南侵后,丢失燕京、逃离太原的童贯是宦官。

金兵逼近黄河时,丢失黄河防线的罪魁祸首梁方平还是宦官。

难道大宋当真无人了?为何军政大事都交到宦官的手中?

百姓们都认为,金军打到东京汴梁城下,让城中百姓吃尽苦头,都是宦官惹的祸。

然而太上皇退位,新皇帝登基后,依然重用内侍宦官。

东京汴梁城里布置城防时,因为守城兵不够,朝廷便命百官军士统统上城墙充做守军,却又起用内侍官负责统领。

等到两国谈判讲和,条件谈妥后,金军仍然不时骚扰京城,往城墙上射击弓弩。

这时这些内侍官命令守城士兵不准还击,理由是我们已经和金军讲和,就不应该再互相攻击。

宋军中有一个军士听后非常愤怒,说既然已经讲和不让攻击,那金军打我们又算怎么回事?

说完之后,那个军士就用石炮射击金军,杀死了数个金人。

守城的内侍官恼羞成怒,认为这个军士违抗军令,破坏朝廷和谈大局,命人将这个军士斩首示众。

见同伴被杀,军中其余的军士敢怒不敢言,就有人在城中传播流言,有内侍要开城门给金军作为内应。

这些事情传开后,在汴梁城中的民众心头便种下了对宦官仇恨的种子。

如今东华门外正是群情激愤之时,众人见到朱拱之等宦官后,各个分外眼红,一哄而上打倒朱拱之,瞬间就将他撕了个粉碎。

聚集在东华门外的民众中当然不乏看热闹,企图混水摸鱼的泼皮破落户。

在有心人的挑动下,请愿的民众开始变成盲目的暴民。

过不多时,又来了一个不知死活的宦官。

这宦官本来是皇帝赵桓派去传召李纲的,可是他不去传召李纲,反倒跑到东华门外来作威作福,训斥聚集的百姓说,你等还不快快散去,小心你们的人头。

众人大怒,扑上去将这自寻死路的宦官群殴致死。

有人从这个宦官的怀中搜出传召李纲的圣旨,便大声招呼众人说,这宦官隐匿诏书不去传旨,肯定是他们要作乱犯上。

于是这些已经杀红了眼的军民百姓呼喊着“扑杀国贼”的口号,把所有能逮到的宦官共计二百余人全部杀掉了,并且还将他们脑袋顶到了竹竿上示众,说这就是逆贼的下场。

东华门外的数万民众已经成了狂热的暴徒,此时又有对宦官不满的人假传圣旨,在人群中狂呼皇上说了,杀宦官者无罪。

众人听到后犹如火上浇油,迅速炸了锅。

杀红


状态提示:第九百零五章 乌合之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