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水浒有天庭>第三九九章 发展生产力 下
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

讲到此处,大家可能明白了,铁器的大量出现,远比青铜器多的多,自然就流向重中之重的农业了。

关于我国何时出现铁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1972年底,河北城台西遗址发现了一件商代中期的铁刃铜钺,而且,这件器物的铁刃经鉴定是经过锻打的。1977年8月北京平谷县南独乐河公社刘家河大队商代墓葬中又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此外,解放前还发现有一件西周初年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传说是1931年在河南浚县出土的。上述几件器物经分析,均含有较高成分的镍,这正是陨铁的特征。所以,一般认为这几件器物由陨铁制成,而不是由人工锻冶的铁制成的。另外,在商代城台西遗址中还出土了两块赤铁矿石和十几块铁渣,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商代中期已开始冶铁的反映。

但人们在冶铜时,矿石中的氧化铁同样会留在矿渣之中,而且矿渣中的含铁量可达到36以上,甚至达50。所以,有的研究者又认为:“台西遗址出土的所谓铁渣,应是炼铜的矿渣,而不是人工冶铁的遗物”,等等。

总之,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意见认为,中国在商代还没有出现人工制铁。

第二种意见,西周初期有无人工冶铁?有的学者认为西周初期可能出现人工冶铁。《逸周书克殷》载:“乃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玄钺”并非铁器,而指陨铁制的铁刃铜钺,不能证明商末周初已能冶铁。

《诗经大雅公刘》:“取厉取锻。”《尚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对这两处中的“锻”,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制锻铁,现在一些学者则认为“锻”指对青铜的捶锻。

而且至今考古发现西周戈、矛等兵器均为青铜制品,青铜兵器、工具也可以通过锻打而变得锋利。因此,西周初期出现人工冶铁的意见也因缺乏实证而被否定。

第三种意见,西周中晚期出现人工冶铁。《礼记月令》载:“天子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这一记载系指西周而言。

《诗经秦风驷铁》:“驷铁孔阜”,是西周末秦襄公时的诗,意为四匹马的颜色如铁。只有铁成为习见事物之后,才会以其颜色称呼别的器物。

考古已发现了西周末的人工冶铁制品,即河南三门峡虢国大墓中出土的铜柄铁剑。这件器物属西周晚期人工冶铁的块炼铁制品已为学术界公认。

此外,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出土了西周、东周之际的铁铲,甘肃灵台发现春秋早期的铜柄铁剑,甘肃永昌则发现春秋早期的铁锸等。

据上述事实,学术界认为中国中原地区人工冶铁最早发生于西周中晚期。从现在接触到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来看,把中国最早出现的人工冶铁定在西周中晚期是比较合理的。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

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c;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

:。:


状态提示:第三九九章 发展生产力 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