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那些年西游的兄弟>0061,五百年等取经人
到父母一面。平日里自食其力,从洗衣做饭到缝缝补补,每件事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做。

秦春是个男孩,估摸着也该有八九岁了。潘阳是个女孩,跟秦春年龄差不多。他们俩从小就怕打雷,尤其是这种闪电与打雷的组合场景,吓得他们根本不敢出门,待在家里又不敢睡觉。那次刚好被老头看到,理所应当的把两个吓得浑身发抖的孩子揽在怀里。

从那天开始,他们俩只要遇到打雷就跑来老头家里。有时候也会来老头家里蹭吃蹭喝,两个儿子隔三差五就会让人捎来银子,希望老人可以照顾好自己。他们努力在郡城干活,以后混好了把老头接去郡城。

这话老头已经听了好多遍了,也一直坚信两个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他并不奢望跟儿子去郡城,因为他年轻时也曾走南闯北,知道在郡城生活的不易。在那里处处需要银子,没有银子寸步难行。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难道就没有主动回村的年轻人吗?”唐三藏再次问道。

老头苦笑着摇了摇头,村里的年轻人出去这么多年,还从未有一个主动回村里生活的。即便是郡城官府下过官文,加大了贫困村庄的扶持力度。但是郡城就是郡城,村庄发展的再好也比不上郡城的繁华。

说到这儿老人叹了口气,尴尬的冲唐三藏摇了摇头。他从小跟随父母生活,知道那种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多么幸福。所以他替这些孩子们不值,没有父母陪在身边,这样的童年对他们而言失去了色彩。

他们的父母都在努力想留在郡城,希望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后在郡城买房,可以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但是他们从未考虑过,他们在乎的那些东西孩子们在不在乎。他们追求的那些东西,老人们在不在乎。

村子里去郡城时间最长的几个年轻人,此时都已经在郡城买了房子,也都把户口转去了郡城。他们已经算是真正的城里人了,每天过着城里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的孩子呢,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根本不喜欢郡城的生活。

老头曾去看过那几个孩子,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机灵。甚至有孩子已经学会的察言观色,说话时会盯着对方的表情。一旦那句话说的不对,他们马上会改变方式补救,甚至有些孩子跟着父母做起了生意。

我安静的听猴哥讲述,太阳渐渐升到了半空。

老头告诉猴哥和唐三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年轻人改变现有的思路。他不反对有人喜欢留在郡城,也支持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但是见完世面之后呢,他们不能总想着留在郡城或者去京都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干。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年轻人都去了郡城,村子里荒废了大量的土地。没有人种地了,自然也就少了很多收成。吃得没了可以买,但是如果都不种地了,去哪儿买粮食呢?

“老施主说的很有道理,有什么需要贫僧做的尽管开口。只要是老施主开口贫僧一定义不容辞。”唐三藏说道。

老头叹了口气,拍了拍躲在怀里的两个孩,说道:“知道您是东土而来的圣僧,希望您如果有机会见到当官的跟他们提个建议。让他们鼓励年轻人回家,鼓励年轻人改变现有的思维。不要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才是物质最终需要服务的对象。”

唐三藏双手合十,弯腰向老头施礼。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施主请放心,这件事我一定记在心里。不管是见到那位官老爷,我都会把这件事讲给他们。”

猴哥看着唐三藏摇了摇头,他其实并不看好老头提的那个建议。


状态提示:0061,五百年等取经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