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唐末昭宗>20、王重盈的举动

青楼中的一首诗,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朝堂之上,根本没有一点容身地方。

就连素号fēng_liú的刘崇望,也恍若未闻一般。

“陛下,琅琊郡王王重盈上表,愿卸任河中节度使一职,挟全家迁居长安。”

刘崇望的面上虽然没有表情,但话语中的激动却表露无疑。

河中最重要的,就是解(hai)州的盐池。

上古时代,尧、舜、禹就在盐池附近筑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更是围着这里打了不少仗。

到了唐朝,尤其是安史之乱后,解州的盐池已经是朝廷的钱袋子。

但在黄巢造反后,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盐池落入王重荣的手中,每年只给朝廷3000车而已。

此前,内阁就打过河中的主意,只是畏惧李克用才停止计划。

现在,王重盈竟然要把河中拱手交于朝廷。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内阁当然没理由拒之门外。

甚至,杜让能等人已经做好了计划,就等着李晔最后的裁定了。

“琅琊郡王公忠体国,实在是天下楷模。奉还节度使一职,必然能让其他节度使效仿。如此,朝廷就不用兴兵征讨。”

“琅琊郡王的义举免却了干戈、拯救了一地的神灵,实在是功德无量。”

“臣请在长安修筑华美府邸,以安置琅琊郡王一家,一如巨鹿郡王时溥之故事。”

今天是内阁总会议,要害部门的阁臣也可参与。

刘崇望的话音刚落,其余的阁臣纷纷发言道。

“哦!”李晔并没有急于表态,反而对杜让能说道:“首相以为如何?”

杜让能毫不迟疑的说道:“陛下登基以来,一直励精图治。

如今朝廷声势复振,那些二心之臣自然纷纷慑服。

王重盈此次归顺,不过是大势所趋罢了。”

“这样……。”李晔还是没有表态,又对张濬说道:“总座有何高见?”

张濬道:“陛下,职下以为,王重盈此次只是惺惺作态,不会交出河中的控制权。

根据情报显示,王重盈让出陕虢之后,就将全副精力放在扩军上。

如今河中的常备军已经达到5万,乡兵土团的数量甚至达到13万。

握有如此多的军队,王重盈忽然要奉还节度使一职,臣以为其中必然有诈。”

李晔还没有回答,其余的阁臣立刻喝道:

“张总座,琅琊郡王奉还河中是好事,你如此阻挠到底是何居心?”

“去岁,李克用、朱温在潞州厮杀。河中不过是一墙之隔,增兵自保又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李克用虽然获胜,但自身的损失较大。必然是勒索河中太过,才激起琅琊郡王的归顺之心。”

就在纷纷扰扰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冷哼。

“这里是菜市场吗?”李晔冷冷道。

刚才说话的那几个阁臣,连忙拱手道:“臣等孟浪,还请陛下宽宥。”

李晔道:“朕让你们来开会,不是让你们党同伐异。

军方才说一句两句,你们就群起攻之,还有没有规矩?”

说到这儿,李晔又问负责记录的陆扆道:“刚才说话的人,秘书处都记录在案了吗?”

陆扆答道:“回禀陛下,已经全数登记在案。”

李晔道:“通知检察院,按照律法办,该扣薪俸的扣,该撤职的撤职。”

现在不比以前,官员们最怕的就是扣工资。

罚一个月的俸,家里生活就会困难。

罚一个季度的话,就得借钱过日子。

“朕的眼中只有规矩,谁要逾越了那条线,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

今天只是稍微惩戒,将来必将严格执行。

到时候,不要在后面议论朕无情无义。”

“臣等明白。”

听到李晔这冷冰冰的话语,朝臣们只得再一次表态。

“继续政事。”李晔挥了挥手说道:“杜相,朕再问你一次,到底要如何处置此事?”

杜让能嘴角抽搐数下,说道:“张总座说的确实有道理。

河中虽然地方狭小,只是占据将来山西郡的一角。

但这儿出产食盐,却供给关中、中原的广大地方,实在不可以掉以轻心。”

李晔淡淡道:“就这些了?”

徐彦若笑道:“陛下,依臣看来,河中不用急着匡复,就按照义成节度使的故事办理。”

“对对,就是陛下说的一国两制。”杜让能一头的冷汗。

今天,内阁是想给皇帝下个套。

毕竟不用军队就收复河中,就可以证明军力并不是万能的,进而要求皇帝削减军队。

可没想到,李晔并没有上钩,反而转手给了内阁一巴掌。

要不是徐彦若蹦出来解围,杜让能连台都下不去。

“哦,这么说还是要用朕的方法。”李晔轻笑道:“那拟旨吧!”

陆扆随即说道:“请陛下示下。”

李晔道:“琅琊郡王王重盈,一贯忠于朝廷,此次又欲奉还河中,朕听了甚是欣慰。

但河中一地险要,王重盈又勤于民事,骤然调走则民心不安。

是以,王重盈继续留任河中,并升爵为琅琊王。”

“啊!”听到李晔的这番话,阁臣们同时发出惊呼声。

虽然很想劝诫,但皇帝已经发过一次火,再在此事上纠缠就属于不智。

李晔接着说道:

“但天不可有二日,民不可有二主。

河中军就此解散,士卒


状态提示:20、王重盈的举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