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穿越重生>抗联薪火传>第1264章 正月十五雪打灯

下雪了,偏偏还有一阵阵的小细密的雪粉吹的洋洋洒洒,将整个黑龙江北部的山林笼罩了起来。

今冬少雪,可偏偏这个时候就下了场雪。

于是山林大地终是披上了那久违的银装。

要问这场雪是什么时候下的,东北有句民谚却是最准确的形容。

这句话叫作“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非东三省的人们未必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但凡东北人却都是知道的。

八月十五那是什么日子?

那自然是中秋节。

中秋节是什么日子,那自然是赏月的日子。

所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可是,没有人能搞的清是怎么回事。

反正在东三省个地方,不能说八月十五中秋夜都是阴天,但阴天的比率却是比晴天格外的高。

想看月亮不能说门儿都没有,但是看彩云追月的时候肯定比看月圆的时候要多。

天空有云看不到一丝月影的时候却是比看彩云追月的时候还要多。

这就叫“八月十五云遮月”。

再说“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各地在正月十五一般都会在晚上赶庙会看彩灯猜灯谜。

可是,就这么个日子到了东北却又变了。

东三省的正月十五下雪的机率却也比晴天高了许多。

所以,就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上街的时候,多数那是要透过这弥漫在天地间的洋洋洒洒的雪粉去看那彩灯的。

这就是所谓的老天爷不成全人吧。

可偏偏东北人的性格里总是有着乐观自嘲的一面。

于是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么一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而就在今年的正月十五,在黑龙江北方山林里,在那洋洋洒洒的雪粉之下,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却是正蹲在一个草房前做正月十五的灯。

那这个灯那绝对是东北特色的灯,因为这灯并不是用竹劈儿什么扎的灯笼,却是冰灯!

她的面前是一个木盆,那木盆被她从屋子里端出来已经有半个小时了,至少那水的上层已经冻结成冰了。

那女子伸出手指按按了那已经冻结了的冰面,感觉那硬度差不多了。

她便伸出双手将那个木盆小心扣了过来,又摸起身边一根短木棍向那木盆底上轻轻敲去。

在沉闷的敲击声中,她听到了那被倒扣过来的木盆发出了某种细小的声音。

于是,她便放下木棍伸手去扒那被倒扣下去的木盆的上沿。

装东西的容器外口大肚子小的那叫盆,外口小肚儿大的那就得叫坛子。

而就在她这双手同时一扒之下,她却是轻而易举的就把那个木盆给拿了下来。

木盆起下面便留下了一个倒扣着的盆形的冰坨。

她又将那个冰坨翻了过来,这回却是从腰间摸出了一把刺刀来将那刺刀当凿子用向那冰坨的表面轻轻凿去。

“当当”声里,也只是几下,她却是把那个冰坨的表面凿出个拳头大的洞来。

这时她就又将刺刀插回腰内,双手端着那个冰坨往屋侧走去。

走了出去十多米后,她将那个冰坨倾斜,于是便有“咕咚咚”的水声响起。

她却是将那冰坨里的水给倒了出来!

原来,半个小时已经足以使那水的外部便结了冰变成了固体。

而这时她把那外面的冰层捅出了个小窟窿再把水倒出来,便得到了固态的用冰做成的盆状容器。

至于说她为什么要把这水倒到屋侧,那是因为在东北这个滴水成冰的地方,谁家也不会在这个季节里把水泼在自家的门口。

要是谁真这么做了,那家门口可真的就成了溜冰场了。

试想一下,东北人谁要是在自家门口造溜冰场,那一天得摔多少个跟头?那得是一种多么二的行为!

“还差最后一步。”那个女子自己自言自语了一句,她却是又把那个冰制的容器搬回到了门前。

这回她从自己衣兜里掏出了根蜡烛和一盒火柴来。

蜡烛被她通过这个冰索的窟窿眼儿放到了那冰坨的底部立好。

然后“哧啦”一声,她用手笼着划燃了一根火柴便把那根蜡烛给点着了。

天空依然有着那扬扬洒洒的雪粉。

可是这个冰制的容器里那根蜡烛的火苗由于有近乎封闭的冰坨笼罩着,所以尽管那烛光摇曳却终究是不灭。

“吁——”到了此时,那个女子才长吁了一口气笑了。

原本她在做这个冰灯的过程中,那神情很是专注。

她那还有些微肿的俏脸被风吹红了,她手背也同样如此。

之所以她的脸和手都有些肿,熟悉东北气候的人都知道,那其实就是冻疮。

所谓的冻疮,就是人的皮肤在东北的严寒之下由于保暖不给力所引起的对皮肤的伤害。

可是这个女子并不以此为意。

而此时她一见自己忙活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做成了自己想要的冰灯,脸上终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她的笑的很迷人,两个眼睛是小的弯弯的向下的月牙,而她的嘴巴便是弯弯的向上的月牙。

这一刻,她脸部的些许红肿也难掩其那一笑的美丽。

因为,她是周让,是一个外人看来永远是那么温宛绰约如邻家小


状态提示:第1264章 正月十五雪打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