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宇在跟开发区主任孙磊交接好了工作之后,便准备正式前往开发区工作。为了到了开发区之后,能够迅速确立自己的权威,他还准备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整顿纪律,第二件事就是发放交通津贴。
简单来说,这就是典型的打一棍子,再给一个甜枣。
在陈明宇的人生经验中,这种驭下的方式非常管用,屡试不爽,而且见效奇速。
不过,作为新任的开发区党委书记,整顿纪律这件事,他不用向任何人请示,自己就可以做主,但是发放交通津贴这件事,他就必须要跟其他县委常委,主要也就是孟维山和杨树华两人好好沟通一下了。
因为,发放津贴和整顿纪律并不一样,这两件事虽然看似都只是开发区一个单位的事,但是整顿纪律这件事,其他单位没有几个会眼红的,所以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是他们一旦发放交通津贴,那就必然会引起其他单位的眼红,甚至会成为一个“鲶鱼效应”,所以必须要先跟孟维山、杨树华这两位大佬沟通好才行。
于是,陈明宇便先找到了杨树华沟通。
听了陈明宇的计划之后,杨树华沉吟了一下,便表示了支持。
实际上,按照杨树华的真实想法,陈明宇想要整顿纪律,他是百分之百的支持,但是对于陈明宇要发放津贴的做法,他其实是不太支持的,因为他担心这种做法会引发连锁反应。
但是,他心里也很清楚,陈明宇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迅速立威,而杨树华仍然在尽力争取陈明宇的支持,所以他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跟陈明宇唱反调。
另外,他还有一个有些“阴险”的想法,因为县财政的签字权现在是牢牢把控在丁斌手中的,而陈明宇一旦在开发区发放交通补贴这件事上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单位也都要效仿开发区发放交通补贴的话,但由于很多单位并没有这样的预算,自有资金也不足以支持,所以他们到时候肯定会向县政府打报告,请求拨款,到时候他就把这件事交给丁斌去处理。
哼哼,你丁斌不是把财政签字权牢牢把着不放吗?到时候看你该怎么处理!
另外,杨树华还想到一件事,当初丁斌在兼任开发区党委书记的时候,由于开发区办公楼位于郊外,在那儿上班的职工们上下班距离有点远,如果遇到了雨雪天气,交通就非常不便!
所以,那时候就有人提议开发区应该买一辆班车接送职工们上下班,或者给职工们发放一些交通补贴也行。
不过,丁斌并没有批准这件事,理由是那些在乡镇上班的人都没有要班车和交通补贴呢,他们这些在县城郊区上班的人凭什么要班车和交通补贴?
而丁斌没有考虑的是,开发区的这些职工们并不是去跟那些在乡镇工作的人去比,而只会跟那些在县城单位工作的人去比较,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也是在城里工作的,就是交通不便罢了,所以“理所当然”的应该要班车,或者交通补贴。
丁斌的这种做法,自然是冷落了一些人的心。
现在,陈明宇突然提出了这件事,那么丁斌肯定是于情于理都不会同意!
如果丁斌不同意这件事,那他必然就会得罪陈明宇,而丁斌跟陈明宇一旦交恶,就肯定会影响孟维山对陈明宇的拉拢,当初孙跃年由于跟丁斌交恶而拒绝了孟维山的拉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任何一件事,只要是认真的分析分析,再好好的引导引导,就总能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啊!
拿定了主意之后,杨树华便说道:“明宇,你这个想法挺不错,我原则上是予以支持的!不过,你要给开发区职工发放交通补贴的事,县里之前并没有先例。所以,我担心有些单位会眼红啊。”
陈明宇道:“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不准备让县里额外拨钱,而是用开发区自有的资金来发放这个补贴。其他单位如果眼红,要是他们也有发放津贴的能力,完全也可以发嘛。”
杨树华笑道:“话这么说是不错,但是你也知道,有的单位过的好,有的单位日子就过得紧紧巴巴,过的好的单位发津贴当然是没问题,但是日子过得不好的单位,想发也没能力,如果坚持想发,那就只能向县里打报告申请拨款,可是县里也没有这个预算啊。”
陈明宇笑道:“这倒也是,不过……”
杨树华打断了陈明宇的话:“明宇,你不用多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要不然这样吧,我把丁斌叫过来,咱们也听听他的意见。毕竟,财政的签字权是他掌握的,我就算是要批什么资金,也要经过他的签字才行啊。如果他说行,那这件事应该就问题不大。当然了,我也是全力支持你的。既然你兼任了开发区的党委书记,那开发区的事就应该完全由你来做主,如果你处处掣肘,那又怎么能把工作开展好呢?”
陈明宇其实也大约能够猜到杨树华的心里在想什么,他这是想落个老好人,然后把皮球踢到丁斌那儿去啊!
而且,陈明宇也知道,丁斌肯定是不会同意这件事的,所以杨树华肯定也有“挑拨”他跟丁斌之间关系的嫌疑,最终目的自然还是让他跟孟维山不睦。
不过大家都是明白人,看透却不能说透,一旦说透,那就没有意思了。
而且,对于杨树华的这种做法,他也没有什么反感的情绪,不过就是正常的政治斗争方式罢了。反正他已经多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