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怀为大盛新添疆土,建下了不世功勋。/p

对于那些普通百姓而言,足以为之称道许久。/p

毕竟,比起昏庸荒淫的今上,崇明帝之子慕炎更像是百姓期盼中的明君。/p

肖天眼神古怪地看着距离自己不足一丈远的慕炎,心里的疑惑更浓了:慕炎是摄政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亲自从京城到晋州走这么一趟,是专程为自己来的?/p

这件事怎么想都让人觉得很难相信呢!/p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呢?/p

肖天心底再次浮现这个疑问,眉眼挑了挑,一抹幽光在眸底流动闪烁。/p

这时,慕炎的目光对上了肖天的,随手指着一旁提着药箱的大夫道:“让军医看看你的伤。”/p

那大夫躬身立在一旁,打量着肖天,心中多少有些好奇肖天是何身份,能有资格与摄政王齐坐。莫非是哪位宗室勋贵家的子弟?/p

肖天起身对着那大夫拱了拱手,“劳烦您了。”/p

那大夫诚惶诚恐,直道“哪里哪里”,之后,就跟着肖天一起去了隔壁的次间。/p

后方传来慕炎平淡的声音:“王大人,你带兵清扫一下大宁山周边几县,若是发现流匪,死活不论。”/p

“末将遵命。”王英博连忙领命。/p

肖天压抑住回头的冲动,心道:这被动的感觉可真不好受,可他现在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伤患也只能先养伤了。/p

别的不说,简王府的厨娘手艺可比这里的和尚好多了。事情还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是不是?/p

肖天乐观地想着,走一步是一步吧。/p

军医果然擅长治外伤,他给肖天刮了腐肉,处理了伤口,又重新伤药后,肖天简直是宛如新生,当晚,伤口就止血了。/p

到了第二天,肖天的脸色就红润了不少。/p

与此同时,捷报连连。/p

王英博已经带人扫荡了周边三十里,郑校尉率领的火铳队也于正午回建宁寺复命,也是大捷。/p

“两千匪徒已经全数拿下,俘虏五百,其余歼灭!”/p

郑校尉都不好不意思用大捷,毕竟打几个土匪而已,这些土匪不过是一盘散沙,既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也不懂战术,就跟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差距,根本就没有可比性。/p

而且,他们还是在知道对方部署的情况下去打,这要是再没有大捷,也太丢脸了!/p

确信周边无虞,慕炎就下令香客们可自行离开。/p

但这个时候,香客们已经不急着走了。/p

“军爷,我们想给摄政王磕个头。”一个青衣老妇毕恭毕敬地对蒲姓小将道,“军爷放心,老婆子不敢打扰摄政王,只想在外面给他磕个头。”/p

自昨日晋州中卫的指挥同知王英博赶到后,慕炎的身份就在寺中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p

如今大部分香客都已经知道原来这个贵公子模样的青年竟然是传闻中的摄政王。/p

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摄政王那可真跟天上的神仙没两样了,本来是活在口耳相传中的人物,如今竟然出现在他们面前。/p

这岂不就跟神仙下凡差不多了?!/p

这些香客们既惶恐,又觉得荣幸。/p

“是啊是啊。”一个中年妇女两眼放光地说道,“摄政王爱民如子,我们也想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p

瞧瞧,他们来寺庙上香遇上了土匪,摄政王亲自带兵来剿匪,这位摄政王真是爱民如子,就与从前崇明帝一般,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p

香客们一个个觉得自己真是有福气的人,这些事等回去后也足够他们作为后半辈子的谈资了。/p

面对这一双双熠熠生辉、目露期待的眸子,蒲姓小将有些没辙。他比较擅长对付那些个蛮横、不讲理的莽汉刁妇,对于别人的轻言软语,反而不会应对。/p

方脸小将知道同袍是个面冷心热的,心里好笑,替他应下了:“我带你们去吧。你们磕个头就算了,别惊扰了贵人。”/p

“那是那是。”/p

几个香客连连拍胸脯赢下。/p

他们也确实安分得很,只规规矩矩地在屋外磕了头。/p

等香客们走的时候,慕炎特意让晋州中卫的人护送他们下山一直返回大宁县,这些香客愈发感恩戴德,一个个对摄政王是赞不绝口。/p

有下山的香客,就有不急着赶回去的香客,那些乡绅人家或者小官门第的家眷干脆只派人回家送信道了平安,先留在寺中不走了。/p

毕竟能见到摄政王可是福气,能与摄政王住在一个寺庙礼佛那是天大的福气,这一辈子可能只遇得上一次的好事,自然留下了蹭蹭摄政王的福气。/p

建宁寺因此还得了一些额外的香火钱,更有人提议要为寺中诸菩萨重塑金身,让寺中僧人不禁感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p

对于那些香客的小心思,慕炎一无所知,此刻他正在面会简王太妃。/p

“太妃,您要不要回京?晋州毕竟还不太平。”慕炎找简王太妃的目的就是想劝对方回京城。/p

“……”简王太妃沉默了,慢慢地捻动着手里的佛珠,心里还有些迟疑。/p

对她而言,建宁寺自然是其特殊意义的,这里是她与君霁初遇的地方,当初她成亲后,三年无所出,也是在这里求得了长子君然……/p

君霁先去后,她就立誓要在这寺中为夫守孝三年,又岂能朝令夕改!/p

可是,就如慕炎所说,晋州的局势不太平


状态提示:755殷勤--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