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氪命玩家>第四百八十八章 发展!发展!

想要击败乃至彻底覆灭吐蕃,将那片土地上的百姓跟牛羊纳入自身统治领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下最要紧的事,莫过于继续招兵买马,增强实力。

以朝廷现在的能力,最多只能供养十万兵马,就已经是极限了。十万人吃喝用度,可不是个小数目。

可这样一来,必定会影响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陈景乐决定走以战养战的路线。

古代王朝经常这样做,汉代霍去病攻打匈奴,就是只带少量军粮上路,一路上都是靠敌人的资源补给。毕竟国库再有钱,也不可能长年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大部分时候都是靠地方自行补给。

可现在府兵制度崩溃,地方藩镇割据,朝廷面临的困难更为严重。

因此以战养战是必须的,用敌人的资源来壮大己身,神策军才能越来越强。敌人敢来抢我们,我们也可以抢回来。

后世建国之前也是这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年头没有凯申物流没关系,有肥美的牛羊,强壮的马匹,还有屁股大好生养的女人就行!

“陛下说了,以后神策军的战利品,只需要上缴三分之一给国库就行,其他的自留。”陈景乐当众宣布这个消息,神策军中欢呼声就没停过。

这意味着士兵们以后的战利品收入大大提升,谁会嫌钱多啊?

这就是陈景乐计划的第一步:把利益跟军队挂钩,让每一位将士都能享受到战争红利。

到时都不用陈景乐敦促,他们自己就会按捺不住,卯足劲头使劲冲锋杀敌。

利益最能动人心。

日后甚至可以考虑恢复军功勋爵制度,想必天下人会更加疯狂,如同汉初唐初那样。

现在的神策军,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一支强军应有的素质,陈景乐很期待它日后横扫天下的那一天。

先订一个小目标,招募够十万兵马再说!

现在已经有六万在手,需要再招四万,长安城内再招一万,其他十余个县再招三万。

事实上第二次招兵情况比第一次还要火热,毕竟神策军的待遇是出了名的好,百姓有目共睹,自然愿意加入其中。现在不少家庭甚至以加入神策军为荣。

这些既有战争打出来的效果。也有宣传的功劳。

新兵入营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很快便能形成战斗力投入作战。

神策军内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新兵训练体系,同时还会加强思想教育,别看训练时间不算长,然而战斗力猛得很。

另外之前陈景乐说过的英灵殿,也建立起来了。所有阵亡的神策军将士神主牌都供奉在内,受世人祭拜。

光是这一举动,就让神策军彻底归心,试问天底下何曾有人有过这样的举措?

神策军将士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很多听闻消息的武官,同样心情激荡,这是对军人的无上认可!

普通百姓一时半会儿可能领会不到其中用意,可是那些世家大族,第一反应都是惊呆了。他们毫不奇怪,如果陈景乐要造反,恐怕神策军会毫不犹豫站在他那边。

这个想法让不少人不寒而栗。

此外,陈景乐还让人宣传,是神策军将士用性命换来暂时的和平。一方面提升军队士兵荣誉感,另一方面提升军队的社会地位。

宣传工作必须做好,舆论阵地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点历史已经证明过了。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还新建了八所小学堂,用来普及基础教育。

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只不过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士族阶层对知识的垄断,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算是站到了士族阶级的对立面。

长安城内的贵族阶层,对陈景乐的感情可谓是复杂至极,每当有人触及他们阶级利益时,都会不顾一切跳出来组织。

不过陈景乐岂会怕他们这些蝇营狗苟?

安分点还好,不安分就当肥羊宰了,想必有的是人乐意顶替他们的位置。

其实科举制度的出现,在明代之前,对平民阶级的晋升是极其有限的,士族阶层仍是当时科举的主流,就连所谓的寒门,亦同属士族阶层,而非我们所理解的穷苦百姓。

因为平民百姓根本无法接触到知识,买不起书,甚至别人都不肯借书给你,没办法打破知识垄断,自然没办法参加科举。

这点后世教科书上程门立雪还有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能体现。

陈景乐做到了,直接兴建新式学堂,外加对原来部分私塾的改造,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有读书认字的机会。

世家大族看不上没关系,能让平明百姓读得起书就行。

谁敢反对?站出来我看看!

若不是条件还不成熟,陈景乐甚至想试试普及义务教育。

最后想想,还是罢了,不能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这些小学堂还有一条特殊规定:只要大唐一日尚在,神策军战死将士子女,朝廷义务抚养至十六岁,到入学年纪,全部送到学堂里面学习。

又是一项收买士兵忠诚的举措,但是你不得不服,因为这些都是陈景乐以国师身份向唐皇提出来并且通过批准的。

有意见的尽管站出来,保证不会为难你!

因此世家大族们就算再不爽,也只能憋着,现在的神策军,可是只听令于一个人的。

……

陈景乐最近沉迷种田发展,看到一项项政策推广出去并迅速取得成效,内心满满都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八章 发展!发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