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明锦绣>第二百七十六章 远视

-“只是,吏部考核官员,自然有吏部的分寸,这些就不是咱们知晓的了。”

曾毅缓缓开口,道:“或许,是咱们多想了。”

毕竟吏部是六部之首,轻易之下,曾毅是不会妄加谈论吏部的。

更何况,对面坐着的这位杭州知府,曾毅和他可是没有什么友好的关系的。

“大人,那安康候府曾经许诺下官……,因而,安康候府在吏部肯定是与高官有交情的。”

“下官怀疑前任杭州知府于怀就是因安康候府的原因而……。”

赵长春也是下了狠心了,既然选择了站在曾毅这边,那就必须要展现出来他的能耐,让曾毅认可他,只有如此,这次钦差来杭州巡查,对他而言才不会是灾难而是好事。

赵长春心里也明白,他之前的那些个借口,曾毅心里也清楚,只不过曾毅现在正值用人之际,而且他还算是聪明,自己主动前来交代,且他平日里的确是没做过什么仗着权势为非作歹的事情。

所以,曾毅才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可,若是想要得到曾毅的欣赏,那就必须要多出谋划策,而且还要是有用的建议,只有如此,曾毅才会看重他。

曾毅微微点头,他记得赵长春曾经给他说过此事,如今想来,或许的确是有这个可能。

毕竟之前钱塘出了三任知县暴毙的案子,朝廷没有派人来查,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被当时的知府给压了下去。

这一点,虽然曾毅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可是只看之前的那份卷宗,就能大致猜出来了。

而让一个知府这么费心甚至是冒着风险的帮忙,肯定是要有天大的好处才行,对于官员而言,无非就是升迁了。

当然,这一切的猜想,都必须要建立在杭州知府和安康候府的确是有所勾结,等等的前提上。

“赵知府知道的到是甚多。”

曾毅笑着,满脸和善之意的开口道:“若非是赵知府你从旁协助,本官如今怕还在发愁呢。”

说完这话,曾毅顿了顿,道:“此案若是能破,到时本官定会在上奏朝廷的奏折当中,如实将赵知府的功劳记在其中。”

赵长春闻言,心中狂喜,脸上更是掩饰不住的喜意,起身冲着曾毅行礼:“这些全都是下官该做的……。”

赵长春又不傻,曾毅既然说出来的事情,自然不会反悔,这个时候他若是还不知道谦虚几下,也就太没分寸了。

曾毅笑着,道:“赵知府暂且下去吧。”

目送赵长春退下,曾毅脸上笑意方才收敛,对于赵长春的表现,曾毅还是十分满意的,只是,这钱塘县的案子,如今是越查越大,牵扯越多,倒是曾毅所料不及的。

原本,这个案子曾毅以为牵扯到一位侯爷,就算是大案了,可如今看来,这位安康候,只能说是这个案子的起始。

若是刚才赵长春的那番话或者说猜测成真,这案子牵扯的可就真的甚广了。

“安康候府,京城右通正。”

曾毅沉吟,嘴里轻声念叨着,别看右通正并非是通政司的首官,可是成了右通正,往上走的机会也就大了。

所以,只要是心有沟壑的官员,都知道该如何选择的。

“还是要在等等啊。”

过了许久,曾毅方才轻声嘀咕了一句,做出了决定,因为此时他并没有证据证明那如今的通政司右通正和此案有关。

无凭无据之下,仅凭猜测,就上奏弹劾一个通政司的右通正,这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就算是搬出来吏部的升迁有些不合规矩,那又如何?所谓凡事都有特例,若是没有证据,揪着这些个小事纠缠不休,只会让人笑话。

从曾毅这边出来,赵长春脸上仍旧带着喜意,他如今已经是彻底转危为安,而且还可能立功了。

这种情况下,对于赵长春而言,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赵长春并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后台背景的,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好友,虽然也是朝廷官员,可和他都差不多,也都是地方官员,偶有在京城的,也都是些闲职。

可以说,赵长春如今知府的位置,全都是靠着他自己的政绩,一步步走过来的。

也正因为此,赵长春虽然收了侯府的贿赂,可却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更未曾施过什么暴政。

而且,就算是赵长春收了侯府的贿赂,侯府也未曾让他做过什么事情,完全是为了接下这个交情。

当然,也正是如此,曾毅才会这么轻易的饶过了赵长春,若不然,赵长春这个知府真是让治下百姓怨声载道,曾毅绝对不会如此轻易饶了他的。

要知道,曾毅来杭州府的时候,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杭州城,而且还在杭州城住了几天打探消息的。

而在赵长春心里,这次钦差来查案,对他而言,就是个天大的机会,功劳多少,暂且不论,若是能得到曾毅这个钦差的欣赏,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虽说曾毅如今不过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他毕竟是太子伴读,而且还只要是有意打探,他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弟子这个事也是瞒不住人的。

而且,曾毅能在连续两年,两次担任钦差,这就足以说明曾毅在皇帝跟前的位置了。

在赵长春看来,皇帝这是在有意培养曾毅。

其实,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皇帝肯定是要为太子殿下培养辅臣的,而如今这曾毅可不就是走了大运的么?

而且,在赵长春看来,曾毅肯定也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六章 远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