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眼看着就入了夏,到了崇祯六年六月的时间。
南直隶到苏杭这一条线上,或者说沿海的这一片地方算是遭了灾了。
先是狂风,其声如雷,大杨尽拔之,门首桥板重三四百斤,直接就被疯给掀到了河里。
然后是暴雨,雨五六寸,水涨三四尺,靖江半夜之时江水就泛溢入城,通州、瓜州等处也是一样被淹,就连没有下雨的六合县,水都淹了五六尺之深。
头半年滴雨不下,说下就来了这么一场大的,江南之地现在等同于大明的多半个粮仓,然而结果很可能就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颗粒无收。
崇祯皇帝觉得脑袋疼,一个有两个大就不说了,脑袋瓜子就像是被人拿金瓜给砸了一样,嗡嗡嗡的响着疼。
江南,水灾,没粮食,救灾,买粮食,修铁路,皇家学院,辽东建奴,建奴人头。
这些关键词连在一起之后就组成了一个字,钱。
国库和内帑刚刚收上来的赋税还没捂热乎就得花掉一大半。
就在崇祯皇帝头疼自己家的内帑又要没钱了的时候,夏额哲在辽东搞出来一个大动静。
夏额哲还没有去辽东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曾经拿着自己注释过的论语,结合工科狗的理论,对夏额哲解释了一番比如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
“蛮子嘛,有君主都比不上咱们炎黄苗裔没有君主的时候,更别说咱们现在有君主了。当然,这个君主指的是朕。”
比如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吃了大明给的食物却对大明没有尊敬爱戴,就这是连猪狗qín_shòu都不如啊。”
还解释了一翻什么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你今天多抓一个建奴,建奴就少一个,你今天不抓,建奴就还是那么多。”
然后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书籍就扔给了夏额哲,要求他到了辽东以后好好学习。
当然,这些书都是被崇祯皇帝注释过的,尤其是墨子里面,重点突出了兼爱的那一部分。
夏额哲去了辽东以后,也确实是好好学习了,甚至于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然后这家伙从论语和孟子里面就读出来四个字:“尊王攘夷”。
尊王这两个字没什么好说的,伟大的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那就是中原,草原,天下所有日月所至之地,所有一切能呼吸生物们的指路明灯,灯塔,红太阳。
重点在于攘夷。
首先是攘这个字,提手旁,说明了要用手去实现,这个字的意思则是推出,划拉到一边儿去的意思。
然后是夷这个字,夷者,半人也。
当然,这个夷跟自己肯定是没什么关系的自己被赐姓为夏,而且崇祯皇帝官方认定过的,自己就是夏淳维之后,妥妥的炎黄苗裔,根正苗红的那种。
那么这个夷指的是谁呢?
夷,向来是跟蛮这个字儿一块用的,蛮者,亦虫也;夷者,半人也。
所以蛮夷统统都是进化不完全的大虫子,半兽人,比如建奴,比如倭奴,比如昆仑奴。
名字里边儿都带奴了,说明他们就是蛮夷,最适合给我们这种贵族人当奴才。
尤其是在跟完颜宏交流之后得到了完颜宏的认可,夏额哲就更加的觉得没毛病了。
至于说当年跑到了宣府跟大明闹别扭最后被崇祯皇帝反杀,在草原上连筑了十余座京观之事,那摆明了就是自己家的家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自己家的事儿怎么着都好说,毕竟是自己家兄弟嘛,现在建奴敢跳,那就是跟自己这些贵族过不去,就必须要打倒他们。
在不断的向着随行的小太监请教并且通读了论语孟子等圣人学说之后,变得有些好为人师的夏额哲在察哈尔部全族上下展开了全族学习崇祯皇帝指示精神,圣人学说的热潮。
自己现在是根正苗红的炎黄苗裔,那就得先进帮助后进,先富带动后富,帮助自己的族人一起学习圣人学问,一起加入大明这个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看书上瘾的夏额哲甚至于连福寿膏这种好东西都开始变得没兴趣了,每天就光琢磨圣人学问了。
然后在某一天,崇祯六年六月六日,学问已经有所成的夏额哲召集了察哈尔部的大小头人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子曾经曰过,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所以光死读书是没有用的,得把学问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行。
那么怎么实践呢?干死建奴就是最好的实践!
当然,现在建奴势力太大了些,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怼死的,察哈尔部也没有那么实力。
但是趁着现在建奴无瑕北顾的时间,去奴尔干都司那边寻依附建奴的那些个小部落的晦气却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伟大的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的指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那么奴尔干都司那边心向建奴的部落,就应该统统的杀光,烧光,抢光,然后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痛!
在杀了三牲向着炎黄二祖还有诸位先贤们祭拜了之后,夏额哲又按照草原上面的传统,特意宰了一匹白马,向着长生天盟誓:踏破贺兰山缺,不破楼兰终不还。
由于来到辽东之后跟完颜宏所部互相倚为犄角之势,再加上附近又有着大量的明军驻扎,明显不用担心建奴过来找麻烦,所以整个察哈尔部的小日子过得就挺美。
饱暖思**,小日子过美了的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