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绘声绘色而来:
说当日京城派来,以御医为首的那批医疗组遭遇的山泥倾泻事实是朱常哲策划。这才能解释为何江南偶有发生的这种天灾人祸,怎么就赶巧不巧,让御医组给遇上了。
而朱常哲的目的便是为了组建自己的医疗组,以此方便他假公济私贪墨银两。
又说,朱常哲采购的药材都是有问题的。
说他的人一直在暗中收购许多假药和过期受潮变质之药以此降低成本,又勾结医疗组虚报价钱,一边从朝廷下发的赈灾防疫银中搜刮,一边还刻意将整个医治进度牢牢控制以最大程度获益。
话里话外直指朱常哲是故意在拖延,故意任由疫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如此,他才既可以挣到银子,还可以赚到军功。说他不但是个野心家,还是个阴谋家!
只不过,这些谣言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不管朝廷又或是民间,都很快便似乎被风吹了个无影无踪……
另一边,康安伯与倭寇终于正面对抗上了。
倭寇船队突然进犯,大周船队早有准备。
大周水军在两座海岛边借地形之利埋伏,打赢了小小一仗。歼敌数百,夺回了五条渔船和一条中型商船。
倭人仓皇撤退,周军猛追,在海上展开了追逐。倭人在海上逃窜了足足几十里,而康安伯先前布置下的水军早就等在了倭人前方,前后周军对倭人展开了合围。
倭人退守时占据了一处易守难攻的海峡。
两伙人便如此形成了对峙之势。
而对康安伯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等。
倭人被困海峡内部,等同于断了物资。与其冒风险强攻,不如就堵住了海峡首尾,不费一兵一卒等到坐吃山空的倭人自动投降……
西北也打上了。
在朱常安身体稍微恢复后,白恒命副将带着大部队留在西北,亲自带着五千人护送朱常安回京了。
走了三百里,眼看还有不到百里就出荒漠,白恒一行人却遇上了埋伏。
北蛮早就打听到了安王将回京,自然不能放过如此好机会。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活捉安王。
除了要报仇更是要换取利益。
眼看已是秋日,只要拿下安王,那么别说这个冬天,就是接下来三五年的物资都不用发愁了。说不定还能抓了安王换得来年一大片肥沃草场。
他们的信心不是因安王值钱,而是他们知道大周作为泱泱大国,死要面子,大周皇帝更自诩天子,自然不允许自己骨血沦为俘虏,成为他在位期间的一个污点。
所以哪怕只为天子颜面和大周颜面,大周也定不惜代价来换取这个皇子。因而北蛮各部都蠢蠢欲动,同有几分不计代价的意思。
只是白恒没想到,朱常安在距京八百里地的这场为时一个月的休养,竟然已叫这些原本摩擦不断的蛮族各部短暂结成了同盟,如若一堵城墙一般拦在了他们回京的去路上……
可恨,此处距离京城已只有五百里地了。白恒有些恼,心下忍不住对皇帝生出些怨气,
一来,眼看京城在望,可偏生过不去,且敌我人数差了十倍!稍有不慎,他的人都得搭进去,怎么看都窝火。
二来,他原本的计划极好,若不是皇帝一意孤行,何至于给了北蛮机会,反而利用朱常安滞留半路的机会,使得原本一盘散沙的各部暂时拧成一股绳?
如此一来,御敌难度简直成多倍增长,给他平添了大量麻烦。
三来,眼下的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皇帝下了口谕,只要朱常安醒来就得回京,可前路都是蛮兵,想要突围出去,很难。虽不至于全军覆没,可他的打退敌军和护送安王这两个任务,极有可能一个都完成不了。
白恒不敢冒进,只能拖延。
眼下的他能做什么?
也只有调动他留在几百里外的大军前来支援。这是唯一的法子。等他大军一到,他也就有底气对抗北蛮大军了。
于是,白恒很努力开始了他与蛮军的各种虚以委蛇求谈判,讲条件,真真假假借着大漠地形的突围、追击、藏匿……
京中,李纯离开三个月了。
这秋高气爽时,程紫玉的心头却始终有火在烧,叫她总觉不安。
她已不在工坊待着了。
工坊在城南,太过蔽塞,很多消息她都没法第一时间拿到。因此这段时间她又待回了将军府,每日整合着各种消息。
这几天,她渐渐觉得,或许朱常安在暗地里的所为比她想象的更多。
今年这个年份的确不好,前世就是这般。灾情不断,祸事连连,这也是她去年执意修了一个又一个善堂的原因之一。
可今生比前世,似乎又糟糕了许多。尤其是江南接连不断的祸事,让程紫玉觉得,这是有人在利用那点先机而闹事,那么,是朱常安先前就在各处就有布局?还是说他真的和朱常珏有合作?
可朱常珏到此刻还不见人,意义呢?
李纯那里,十天前来过一封信,说一切顺利。
既然顺利,那么再有个把月,就该回来了。
她不明白。
她本以为闹事的家伙在李纯离开之际要对自己做什么,可留给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自己身边虽小祸连连,却始终未见那种锋芒毕露的招数。
是自己多想了?还是他们的大计还未出手?他们还在憋一个大招?
而这几日,不知是否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