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故宋帆影>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军 谴偏师北上山东

秃蛮带以一万两千人围剿小小的海州一地,却几乎全军尽覆,只剩几百败兵将消息传了回去。因近些年元军进展迅速,占领的地方广、兵力分散,加之对百姓盘剥无度,引得各地义军反元起义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号称拥众数万乃至十数万的都不乏其人,甚至发生滁州、镇巢军等地义军据城归宋的事情。但这些义军多是临时拼凑,战力不强,主将也不过中人之才,往往被几千乃至几百元军追着几万人打,所据城池自然也都守不住。这一回占据海州之兵却能够短时间内两度夺城,并以少胜多,将前去征剿的一万余正规元军成建制消灭,这对元军而言几乎是从未发生过的羞耻惨败。

一时之间,元廷大震。忽必烈亲下诏旨,将用兵不利的淮东招讨使别里迷失撤职拿问,改命中书右丞博罗欢为淮东都元帅,全权负责平定海州之事。又令坐镇建康的征宋大军主帅伯颜调集人马回援北上,此时伯颜的三路大军打的正顺手,一时没法丢下大好的局势而抽出太多兵马,便在手下幕僚建议下征召大江南北富强之家子弟从军,这些富家多养私兵,又善于政治投机,往往元军一来就先投效作为前驱,元军也投桃报李,保留他们的利益和特权。伯颜命令一下,很快就聚起两三万人自带粮食器械前来听令。伯颜派蒙古万户唆都和擅长水战的汉军炮水手万户张君佐统领这些人马乘战船一千余艘前去支援博罗欢,博罗欢手下本就有蒙古汉军八千人,相加之后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作势要将海州碾个粉碎。

不过海州宋军没等他们来打就已经安然撤退了,甚至分两批船队将海州百姓也带走大半。

主力走后,海州一地只留下东海军的连岛独立营和分散潜伏的海州独立营,相加不到一千人。张镝明确指示他们坚持敌后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绝不能打呆仗、死仗,还送了瞿根和姚大两位营将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游击战的精髓,它所凭借的一是人和、一是地利,其中海州独立营有小刀会过去留下的背景,占了人和;连岛独立营有东海军和鹰集山的天然防御,占了地利。

除了战斗方法的选择,张镝还给两个独立营三句口号,作为今后的发展方略。

第一句是“宁为宋鬼,不做鞑臣”,明确了忠于宋庭反对元庭的根本原则。

第二句是“吊民伐罪,驱除暴元”,提出了团结民众打击元军的根本目标。

第三句是“劫富济贫,均田免粮”,体现了以贫富、土地、粮食这些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作为与元军斗争的根本方法。

十六字战法和三句口号的发展方略是这段时间以来张镝分析了敌我形势,苦思冥想总结得出的,是保存实力和打击敌人兼顾的两全办法,同时也是敌强我弱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敌人已聚起数万大军,最想与自己正面决战。而敌人所想的当然是自己需要避免的,所以敌聚则我散,分散开来让他找不着就是了。

悄无声息埋下两个独立营的火种,主力则预备分作三军,一军由张镝亲自带领往流求、吕宋,另一军由胡隶带领回去复命。

此外还有第三支人马,将由陈闵带领,北上山东。北上的计划,张镝在提出《备虏策》之前就有了成型,进占海州后,见此地纵深不足,地势太平坦,对于敌后游击作战是不利的。

所以他就将目光放到了近在咫尺的山东,山东的地理结构层次分明,其西、北有适合农业发展的冲积平原,东、南有高大山脉拱卫,其内部河湖纵横,更有三面环海的独特优势。当然,单轮地利的话或许山东并不是最好的,关中、川蜀、山西等地之形胜都过于山东,但对张镝而言山东是下一步进取的最佳选择,一则它依山傍海,便于舟船往来,二则它距离海州不远,便于互相支援和呼应。

而且对于元庭而言山东一地还有一个非常要命的地方,那就是漕运。

漕粮积贮是天下命脉所系,元庭在河北营建大都,京城供给全赖大运河从南方转运。而漕渠中贯于山东,每年江淮数百万漕粮都取道于此,可谓南北咽喉所在,一旦截断就是元庭的一个噩梦。唐末,王仙芝起于濮州,黄巢起于冤句,都是从山东进取四方,搅扰天下,乃至于唐朝因之以亡。

元都在故幽燕之地,自古能为幽燕患者,必于山东,张镝就是要让山东成为元庭的肘腋之患。

将陈闵作为北上山东的主将人选是看中他数次战斗中屡立功勋,可以独当一面,尤其在水战中表现突出,若以水军进据登、莱,距蒙元大都不过五百里,扬帆出海顷刻间就可到达,能在关键时候有效的威慑元庭。

山东重地,敌人必然强大,以自守则易弱以亡,以攻人则可以自强而集事。所以北上之前,张镝再次嘱咐陈闵等人务必采取游击战术,绝不可僵守一地。

分兵之际,张镝又对全军做了一次整编,番号未变,还是大宋忠胜军前军。兵力则再一次增加,在原有四千人的基础上从百姓中选择青壮入伍,又吸收了部分民夫乃至俘虏后,人数达到了五千之众。编制上维持三正两翼的五个营不变,除连岛、海州两个独立营人数较少,相加起来约五六百人。三个正兵营都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原本的配置是第一营为精锐,第二营为中坚,第三营为基础,但在多次作战以后,三个营都得到了很大历练,精锐


状态提示: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军 谴偏师北上山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