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林有些无语,其实他并不是担心在战场上要照顾这些人,而是不想让他们跟着自己去送死。
他这次下山,不是要去干那种端个炮楼儿之类的事情,而是要正面的跟人数绝对不少于自己的鬼子正面碰撞。
自己这些人毕竟都是接受过训练的,但是这些百姓却是连枪都没有摸过。
要是真的跟着自己去了,恐怕连一次战斗都熬不过来。
但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这些人,毕竟在眼下的这种形势下,能敢于站出来的老百姓并不多。
思来想去,郑南林还是决定带上他们。
眼下这种情况下,要说能保证把他们平安的带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尽量用自己的能力去保护他们。
交谈中,郑南林得知这个村长叫王福根,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原本是个猎户,年纪大了之后就不再上山打猎了。
这次他一共带来了二十六个人,都是不超过二十五岁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原本就对日本人的压迫有所不满,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能够拿起枪去杀小鬼子,自然是一个个满心向往。
不过,“打鬼子”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真要是坐起来,对他们来说还真挺困难。
首先一点就是射击。
这些人过去都是普通百姓,摸过猎枪的人都不多,更别提真枪了。
不过他们并不害怕,不会可以学,学不好可以死,总好过在村子里任由日本人打骂欺凌,活的人不人鬼不鬼。
郑南林既然决定留下他们,就不会轻易的丢下他们不管。
原本他是想要这些人直接去金鸡岭找刘天一的,但是后来想了想,又改变了注意。
不是他有了二心,而是突发奇想,想要亲自训练这些人。
反正他的好多本事也都是刘天一教的,他再教别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与郑南林相比,曽心那边就要安静许多。
他与郑南林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愿意主动去找麻烦。
这次下山,他心里还有一件事情要去办,就是要查清楚当初杀了他们那么多人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虽然都是日本人,但是他却不想把所有的日本人都给杀掉。
他的仇恨是实质化的,根本不是随便杀几个日本人就能够化解的。
除非这些日本人离开华夏,否则他的仇恨只会越来越多。
刚开始与郑南林分开的时候,他还真就不知道该去哪里,后来仔细琢磨、分析了半天,还是决定先去牡丹城。
至于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牡丹城是他的老家。
当初他妈妈把他生下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养不活这个孩子。
曽心有七个兄长,已经让这个家庭日子过的十分困苦,再多一个他,根本就不可能有饭吃。
所以,在他刚刚满月的时候,父母在一天夜里把他放在了当时香火还算不错的一座寺庙门口。
他的哭声惊动了庙里的人,算是救了他一命。
在他最初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心里是憎恨自己的父母的。
但是通过师父的教导,他慢慢放下了憎恨之心,原谅了让的父母。
尽管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下山去寻找父母,但是心里还是希望他们一切都好。
但是没有想到,原本平静的生活就被那些可恶的日本人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全都给毁了。
师父死了,好多的师伯师兄全都死了,就只剩下他当天带着下山的二十一个师弟和他本人还活着。
这样的仇恨,没有办法化解,只有不死不休!
就算是二十年的修行全部毁于一旦,他也在所不惜!
所以,他在与郑南林分别之后,就带人朝化罗山的方向赶去。
那里,原本就是他们的家,那些杀了他所有师伯、师兄的日本人,就在化罗山下十几里外的罗安县城里。
开始的时候,曽心一度想要带着师弟们去找那些鬼子报仇,但是罗安县由于粮食产量高,是小鬼子重点控制的县城,城里驻扎着两百来号儿鬼子,还有三四百的伪军,就凭他们二十二个手无寸铁的人,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机会。
所以,曽心才带着那些师弟们钻进了小兴安岭,想要等师弟们都长大一些之后再去报仇。
但是没有想到,他们遇到了刘天一。
如今,他们再不是整天一心向善、“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弟子,而是满心仇恨,一心要报仇的索命人。
这次去罗安县,曽心的确是有私心的。
但是下山之前刘天一就曾说过,这次下山,只要是去杀日本人,不管去哪里,都没有问题。
曽心知道,刘天一是有心让自己去报仇。
因为一直以来,师父、师伯、一众师兄的惨死始终笼罩在曽心的心头,几乎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这个仇如果不报,曽心这辈子都不会有片刻的安宁。
他不知道如果师父还活着,会不会告诉他不要心生怨念,但是就算师父这样说,他也绝对不会听的。
善良,不是恶人作恶的理由,更不是他们的倚仗。
血债,自然是要用鲜血来偿还!
所以,曽心一路上几乎没有多少休息,十天之后就感到了罗安县城。
如今,他们的头上全都长出了头发,根本看不出来历。
五十人分成十几拨,先后进入了罗安县。
如今虽然各地都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反日武装力量,但是罗安县的警戒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十分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