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赤帝>第十三章一种预见性

与清河崔氏类似。刘玄德遇刺濒死的消息传的很快。几天的时间里,冀州世家就几乎都知道了。

除了刘玄德的遇刺外,还有他的老师卢植因此变得憔悴,无心政事的传言。

卢氏子侄中没几个成才的。所以卢子干是将刘备当成自己的衣钵传人的。

刘备的成功,就是卢植的成功,甚至整个范阳卢氏的成功。而刘备的死,则宣告了卢植的政治遗产无人接收,百年之后,他的一切无人继承。

这种后继无人的感觉,汉帝国的所有人都有体会。没有人认为卢植的感情是假的。

所以他们更兴奋了。

因为在最后一个限制消除后,他们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

“刘备濒死。他没有亲族兄弟可以帮忙。这样一来,外地粮食入冀的可能性就消失了。”

“粮价还会涨的,现阶段必须继续储备粮食。”

“是的,最好等到明年三、四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出手!”

“不,不,那样的话,那几十万灾民多半都死绝了。我们需要那些人力。”

“但是州府……”

崔氏族人们又商量了一会儿,最后得出结论。

如果是在之前,那么继续等待粮食价格提升,等来年四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大赚一笔是最好的。

但是现在,因为天下局势混乱,他们希望获得这几十万人口。所以需要更进一步的,更快提升粮价,让市面上粮食缺乏的情况变得更严重。

这种情况下,这几十万的灾民就算不愿意,也不得不卖身到冀州各个世家,成为各世家的奴隶。

其中勇壮的选拔为私兵,弱小的去耕田。再弱的那些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

在这之前因为刘玄德的威慑,只想从粮价上稍稍获取一点好处的崔氏,现在变得更积极,准备谋求更大的利益了。

“冀州其他世家与我们一样,这几天互相通气一声,大家自然可以同进同退。”

“市场上的粮食也一样。我冀州世家发话,哪个商贾子敢不听?更何况这对他们也有好处。”

“那么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冀州府库了。”

“是啊,那里的粮食虽然不多,却也不少,毕竟甄氏……”

“哼,甄氏……”

说到这里,崔氏族人们互相看看,没再说下去。

既然和大家不是一条心,那就是敌人了。

对付敌人,自然有对付敌人的办法。

等这件事完成,州牧卢植的威望绝对会大幅下降。到时候大家再联手逼迫,说不得能从幕府里获取一些好职务。到时候,就可以对付甄氏了。

“那就这么做?”

“嗯,就这么做。”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从把各州郡府库掏空——只要州郡官府没有粮食,那就万事大吉了!”

“联系各地仓曹掾、属。要他们与我们合作!”

“事后,如果卢子干追究该怎么办?”

“丢两个替罪羊,让他们去死就好。”

“事不宜迟。”

“事不宜迟!”

就这样,崔氏族人的族议,完全确定了他们的行动方针。再接下来一众族人有的去其他交好的世家商议,传递消息,有的去不如其家世的乡里豪强家,要他们配合。有的去传话各处商贾,有的则去联络郡,县内的仓曹掾,或者其他有瓜葛的官吏——

卢植早有严令,各地郡守,县令不敢违背。不过那些属官还有小吏,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绝大多数从乡里征辟的斗食官儿,都不敢与本地豪强对着干。尤其是在这种冀州豪强几乎全部被发动起来,连成一片的情况下。

清河崔氏,在这件事情上展现出了世家应有的风采。

崔氏族人们极为干练,黑白通吃。无论是办事效率,还是办事的手段,能力都极优秀。远超过一般豪强土财主。一些与崔氏齐名的冀州豪强,同样略有不如。

或许,这就是崔氏能在未来崛起的原因。一群非常优秀,干练的人才。

为了宗族,也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发掘出来。而冀州的世家,豪强。大大小小的本土实力派,在这段时间与崔氏做的事,没有任何区别。

冀州就这样,因为刘备的遇刺迎来了一轮战争。

一轮本土世家,与强势州牧之间,为了争夺话语权的战争。

……

“果然如此。”

两天后,刘备的房间里,义弟关羽将这两天得到的消息汇报给他。

这之后刘备沉默了一下,然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到底还是如此。”

“就是这样了,兄长。”关羽的眼睛微微眯着,话语中透着寒意:“这群……如今是什么时候了,他们竟然……”

“很正常,很正常的,云长。我们看的还少么?

世家里的确有人才,而且是大才。有些人的学识,还有品行都值得钦佩。有些人甚至宁可自己饿死,也要将粮食捐给灾民。但是云长,你还记得我之前对你说过的一句话吗?”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是这句么,兄长。”

“说的没错,就是这个。”刘玄德在笑,只是眼中一点笑意都没有:“我给了他们机会,对吧,云长?”

“是的,我们给了他们机会。”关云长点点头:“是他们自己没把握。”

“会死一些人,但总比几十万人死上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卖身为奴来得好,对不对?”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一种预见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