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银钏已经10天了,每天拍摄的进展非常迅速。
刘业扮演的宇航员林华是一个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非常强大的男人。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把握好这一点特质,以刘业的外形和演技,演起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再坚强的人也有柔弱的一面,在夜晚一个人在基地吃着食物的时候,他也会有孤独、无奈,甚至是绝望的一面。
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他还是保持着乐观的。
现状已经是这个样子,如果自己都消极的话,那他在火星呆不了几天就会先崩溃的。
在第一晚登陆航天局的系统做纪录,也相当于“遗书”的时候,还是表现的很镇定,且乐观风趣。
乐观风趣对于刘业不难,甚至逗比都是信手拈来。
......
“咔。”
上午拍摄进行到一半,唐安喊了停。
拍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难免,今天的灯光又出问题了,唐安和叶锦田、张礼、周仁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试了各种方案,最后唐安才拍板。
“用5盏arrimax18K和12KHmiPar灯加上Rosco1/2softFrost柔光布。”
不管是火星地表的太阳光还是人类基地的室内光,照射在基地顶棚的太阳光,都要经过无数次实验,达到预想的效果。
人类中心完全使用搭景的室内光照,基本不用任何其他的灯光设备,能够轻易区分内外景。
室内场景偏向单色、干净、富有现代感,而室外则充满奇幻。
照射到人类中心半透明穹顶的火星日光,是用了中性色,这种内外景对比让观众不会厌烦火星表面的土红色。
“好,拍摄继续。”
处理完一个问题,唐安又坐回了监视器前。
但是随之而来的又是新的问题。
摄影师张礼在拍一个近景的时候主动举手喊了停,他走过来说道。
“唐导,刘业的头盔还是会反射灯光,要不去掉头盔上的罩子吧,后期加上去。”
唐安摇摇头,之前为了防止反射灯光,他们在拍人物的时候只选用了单一的方向灯,但是头盔上的罩子还是会出现一点摄影机的影子。
这只能靠后期了,但是具体是cG制作罩子还是擦除罩子上反射的摄影机影子,还要看后期怎么方便。
他已经把问题交给了天宫异彩,过了两天,那边应该也有了解决方案,唐安就拨了个电话过去。
“喂,老肖,怎么样了?”
“唐董,差不多解决了,如果都是棚拍的话,就后期擦除反射吧,外景拍摄的话就去掉罩,后期做cG。”
“那好,那我们就这么拍了。”
唐安挂断电话,对张礼说道,“后期擦除吧,外景再拆掉罩子。”
继续拍摄。
忙了一上午,下午转进“大棚”里,拍摄种土豆的戏份。
土豆成熟周期最快的品种也要60天,唐安他们在这边的拍摄时间只有一个月出头,不可能真的从头开始种,然后到特定的日子来拍。
不过翻地、播种、施肥、浇水这些都是实拍的。
播种的那场戏之前拍了,如今这里面的土豆已经进入了发棵期。
“第三十七场,一镜,一次!”
“开始!”
“我现在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植物学家了,按照很久以前国外的说法,如果你在哪里种满了庄稼,那那里就是你的殖民地。”
“所以,我殖民了火星,我是第一个,阿姆斯特朗都弱爆了。”
刘业略带些得意和逗比地在介绍着这些土豆,自从和地球航天局取得联系之后,角色的状态也越发地开朗了。
......
下午3点,今天将拍摄航天小队在火星上空顺利接回刘业的戏份,也是黎彬彬、江武、楊宓、王锴他们几个最后一场戏。
他们几个都各自还有事,干脆就拍完让他们先走了。
换了另一间摄影棚,各种设备、轨道车、威亚都已经准备好。
这场戏虽然说不长,也不是很复杂,看起来就是黎彬彬通过牵引绳达到一个距离刘业一百多米的距离,然后刘业通过排气压力使他上升最终和黎彬彬汇合,一起被牵引绳拉上飞船。
实际操作却繁琐无比,各项数据请航天局给出了参考,并且在电脑上多次演示,得出一个可行的数据。
包括各种道具之间的角度和距离,以及和摄影机之间的角度和距离。
甚至刘业在小型飞行器中排压之后乱飞的戏份都无法实拍,那个在飞行器中的个人视角,必须建立一个小型飞行器的内部模型,为这个镜头做完整的cG内部。
一切准备就绪,开工了。
“各部门准备好了吗?”
“摄影oK!”
“道具oK!”
“oK!”
太空救援要开始了,即使是在拍戏,也免不了让人激动。
确认无误之后,唐安大声喊道。
“演员就位!”
“第七十一场,一镜,一次!”
“开始!”
为了让刘业的表现有着物理性,与离心力的斗争使得场景更加真实。
对演员最难的部分可能是让他们想象这个巨大的绿幕现场附近都有什么。
刘业待在一台中间有旋转万向节的桁架上,其他人则凭借绳子在上面摇摇晃晃。
另一头,飞船上黎彬彬也固定了牵引绳,下放到中间位置。
刘业待在具有旋转万向节的桁架上,整个桁架下面有轨道车控制者前行。
摄影机通过支架是在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