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帝国的晨辉>第135章 玛尔亚维尼亚之战1

按照原本的计划,远征军需要等到左恒柏直属的最后一个野战军大队和秦晴的第二批屯垦军会合后,全力进攻兽人的城市。

但远征军指挥官左恒柏被中秋那天传来的消息刺激的不轻,现在着急上火的想在共和年结束之前将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为自己的偶像皇帝陛下的戎马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算算日期,如果一定要等到全部预订部队到达再出发,哪怕很快攻克敌城,也还要打扫战场确认战果,再把捷报通过大森林里刚刚建起的一连串兵站跑4000多里送回国内,最后再从帝国西部边境的岭西路通过驿站系统跑7000多里传回京师~~~

这上万里的路程跑下来,时间实在太紧张。

华夏的先贤曾经教导后辈“不因怒而兴兵”,就是说出兵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要被极端情绪所左右。按这个说法,左恒柏现在的心里状态实在很令人担忧。

不过他是指挥官,有权利制约他的两个人——折彦颜和秦晴,一个根本就还没到(就是到了,估计也会比左恒柏更激进),另一个很干脆的对年轻校尉的决定表示了支持。

军令一下,不可更改。

主官已经做出决定的事,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只能保留,等仗打完开总结会的时候再说。

8月16,37号站全军出发,只留下一个屯垦军中队防守,等待后续援军。

由于秦晴的兵装备远较第一大队精良,因此留下的中队是欧扬所属的第1大队第6中队,加上上次在扎彦部落的战损,现在整个屯垦兵第一大队只剩下500战兵。

为了补充人力,欧扬不得不带上各中队这一路上抓来剩下的300多辅兵,其中100多特别勇敢强壮的还给发了铁斧子。这些人战技和配合能力肯定较老兵差的远,只能勉强增加些人手壮壮声势而已。

秦晴指挥的800战兵实际上编制为屯垦军第6大队,两部合计1300屯垦军战兵,按计划,一旦打开城墙,他们就负责率先冲进城去巷战。

原本野战军主要对付城头防守的敌人,攻克城门后,他们不卷入巷战,只负责在城墙上进行火力支援。

但现在屯垦军人数不够,巷战太容易吃亏,因此左恒柏下令每面城墙只留1个野战军中队,其余部分——包括唯一的陆军炮兵中队在内,都要直接进城。

欧扬终于忍不住反对,不算城里的土著,这次也是以1比1的兵力对比攻城,不留预备队怎么行。

作为大队长,战术方面欧扬有一定发言权,他对此十分坚持。左恒柏想了半天,也觉得过于行险不好,最终同意在身边保留3个野战中队。

前面那个叫做玛尔亚维尼亚的兽人城镇有4面土木垒成的城墙,其中北墙只有一个水门,小船可以通过苏利尔湖直接开进城内的码头。

按猫兽人所说,夏季的码头每天都停放着上千艘木排和独木舟,这个季节,去城里贸易的土著大多从北面进城,因此估计能有2到3000土著和至少一个王子防守。

还有一个麻烦是水门处有一条很粗的铁锁链,平时沉在水中,必要的时候直接拉起来就能封锁水门。

当然,这对华夏远征军来说不是个问题,“河鲤”号是一艘200吨级破冰船改造而成的炮舰,直接撞过去单单一条链子根本不可能挡得住。

所以北门就交给远征军唯一的海军中队了,2门大炮,其中还有一门100大口径后膛炮,加上50多个可以上岸机动的水兵,足够。

当然,只占据码头,绝对是对“河鲤”号澎湃动力的巨大浪费,计划中它会拖着10艘木船,直接把1个野战军中队和第6大队的1个屯垦军中队送进城去。

左恒柏直属的1100野战军,3个中队控制城墙,3个中队作为预备队,可以进城的还剩500人,其中400人由一位叫做王辉的佐尉指挥(还有一个中队从水门进城,不跟他同路)。

另一支参与攻城的部队是带兵前来投靠的撒剌和扎彦部落。欧扬强迫他们带来全部落能战斗的男丁——撒剌510人,扎彦520人。

只是他们现在还没到,如果能赶得及参战,撒剌会被安排给秦晴指挥,扎彦部队暂时属于欧扬。

左恒柏一心想要全歼城内的兽人军队,他是真的希望把城内所有兽人男丁全砍了,这样斩首数能好看一些,2000多级兽人头颅加上几千上万的土著脑袋,作为一场战争的首胜应该可以让文官在史书上给皇帝留句好话了。

因此,左恒柏决定四面围攻城市,除了海军负责的北面水门之外,王辉指挥的野战军负责最远的南门,秦晴负责西门,欧扬负责离得最近的东门。

左恒柏亲自率领预备队,准备增援任意方向。

这种以相等的兵力同时围攻敌人四门的做法,其实犯了兵家大忌。只是大家现在对自己的部队都有信心,欧扬不到100个屯垦兵能杀光100个最精锐的兽人,虽说有先手偷袭的优势,但也足以证明敌人单兵战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由于城内防守的兽人有内线机动的优势,为了防止敌人快速集中兵力一个个击溃攻城部队,主官们商量后决定陆地部分同时攻城,不分先后。

欧扬作为离目的地最近的一队,即使被敌人发现也不能提前主动进攻。只有等秦晴和王辉都到位后,听“河鲤”号的信号一起行动。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手机、电台等即时通讯工具,不过军队里有自己“同时行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约


状态提示:第135章 玛尔亚维尼亚之战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