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末锦绣>第九百七十四章 死亡(大结局)
也有四五千万人口,恒河平原还是产粮区,所以印度战事还算收支相抵。可是张家玉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在西北用兵。出了玉门关是一片沙漠,那里的人口稀少民风剽悍,同时因为根本没有基础设施,帝**队的补给全凭从原内陆运来,国家实在支撑不住了。

如果马明远等权臣还活着必定不会同意皇帝这么干,但是皇帝将所有反对者杀个精光,用他坚强的意志将西北战事坚持了这么多年。不过张家玉作为大管家知道,西北战事不结束是不行的,现在国家表面一片繁荣,可是民间八成的财力已经被抽调一空,在这么搞下去国家会出乱子的。

国家成了这个样子,张家玉作为大管家自然心着急。但是张家玉马明远聪明在于这点,他不会当着皇帝的面子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委婉的从侧面点醒皇帝,是皇帝不听张家玉也不会不依不饶,反正国家是皇帝你的,你说怎么办怎么办,这也是张家玉从神武十五年开始能躲过历次清洗的原因之一。

张家玉先说了一段废话吹捧皇帝,然后才说道这个接班人要挑选延续皇帝你治国理念的人。张家玉知道皇帝绝对不会对民间的情况一无所知,这个皇帝手握有锦衣卫,必定掌握民间种种动向,所以张家玉赌的是皇帝也有反悔的意向。

张家玉真的赌对了,朱宏三来自后世,这世也不是什么高层人士,他太了解民间疾苦了,只是西北边疆对未来太重要,要知道后世国自产石油有一半来自新疆,为了子孙后代西北和西伯利亚必须拿下。

可是按照明代的生产力实在无法供应大军在西北的战事,所以朱宏三在几年前面临着雍正一样的难题,那是西北成了鸡肋,打又打不动,撤有撤不了。不过在神武二十八年传来好消息,同样是远征万里的俄国也坚持不住了,终于和明朝和谈放弃西伯利亚,没了俄国的支持,西北那些饭都吃不的蒙古人也应该投降了。

所以朱宏三死后的政策不应该是扩张,而是守成,挑选一个守成之君才是目前应该做的。

朱宏三很看好朱升铎,毕竟朱升铎年纪长,还和朱宏三一起去过辽东,对军事还算熟悉,同时朱升铎这几年的表现很合朱宏三的心意,所以朱升铎目前是接班人的最佳人选。

可是传位朱升铎那其他儿子必定不服气,朱宏三可不想自己死后整个国家再乱成一团,这才是朱宏三目前最头疼的事。

朱宏三想了一会儿说道:“朕属意朱升铎,元子你看应该怎么样?”

张家玉等得是皇帝这句话,张家玉小心的说道:“陛下,戾太子不管在为君和为政都是之选,再加皇长孙是戾太子的长子,立嫡以长!如果陛下复立朱海当太子,朱升铎不也成了帝国法定接班人了吗?望陛下三思!”

张家玉说这话加着万分小心,虽然他是皇帝的心腹,可是这几年皇帝大概老年痴呆犯了,脾气反复无常。不过今天张家玉说完皇帝倒没生气,而是摸着胡须沉思。

朱宏三在朱海身投入太多心血,当年是朱宏三带在身边亲手教他如何治国,朱海也不负朱宏三的厚望,治理国家也算一把好手。同时在政治朱海也锻炼出来,当年借助秦王朱江的事想要控制朱宏三是一个典型例子,只是朱海手段没有朱宏三老辣而已。

想到当年自己的儿子算计自己朱宏三生气:“元子,可是当年那个逆子做的那些事实在不能让朕忘怀!”

“陛下,臣也有儿子,臣的儿子犯错臣会责罚他,教他做人的道理,如果他不思悔改,臣才会动用家法!戾太子当年是做错了,可是这十多年戾太子在凤阳每天都冲北磕头请安,坚持十五年没有一天断的。臣以为这天下最亲近的关系是父子关系,现在儿子已经知道错了当父亲的为何不能原谅他呢?”

张家玉说的这番话十分到位,已经深深的打动朱宏三。是啊!朱海是自己的儿子,儿子犯错当父亲的管教是了,那能一辈子不见面呢?

朱宏三沉吟一下问道:“可是当年太子大错铸成,如果复立太子朕怕朝廷非议啊!”

张家玉听皇帝这么说心大喜,看样子自己今天的努力有了结果。

“陛下,当年太子年幼不懂世事,受到马明远鼓动做下错事,经过这十五年的反思必定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张家玉说的很对,马明远是太子的老师兼岳父,什么屎盆子都扣到他脑袋可以了,反正马明远已经死了,想怎么扣怎么扣。

朱宏三深思片刻后说道:“今天朕累了,元子回去吧!”

张家玉听皇帝这么说知道皇帝已经同意了,下一步看自己怎么运作了。

张家玉回到家后马准备,在正月十六班第一天了份奏折为戾太子开脱,内容很简单,是朱海关了十五年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当年头脑发热都是听信奸臣马明远的撺掇,请陛下原谅戾太子。

张家玉是太子的老师,为太子申辩没什么,可是这份奏折也太吓人了,朝所有官员都以为张家玉要倒霉的时候,那知道第二天宫里传来圣旨,皇帝也同意了,命将戾太子朱海从凤阳皇家监狱迁出来,回北京监视居住。

皇帝的圣旨一出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皇帝这是准备复立太子了,所以很快朝一些捧臭脚的清流御史开始书为朱海开脱,将朱海说成被马明远蒙蔽的一个乖儿子,现在请皇帝复立太子。这些大臣一个个说的正义凛然,好像皇帝不立朱海当太子


状态提示:第九百七十四章 死亡(大结局)--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