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灭明>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

李自成一直在关注着西华县的杨文岳,但汉清局传来讯息: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东出潼关后,攻洛阳不下,已经绕过洛阳城,奔汝宁府府而来。

得到这样的讯息,李自成的嘴角不觉现出一丝冷笑。

傅宗龙东出潼关后,攻打洛阳的事,他是知道的,不过,没太放在心上。

傅宗龙属下只有两万陕西兵,主要大将是总兵贺人龙、副总兵李国奇。

洛阳城内有后备营三个半团,总兵力一万六千余人,又是粮饷充足,即便后备营战斗力弱些,打个五折,也抵得上八千精锐。

让王绍禹出城击败傅宗龙,或许难度很大,但要守住洛阳城,应该不是难事,后备营操训了不少时日,恰好可以在战场上练练兵。

李自成早就给洛阳的文武传过军令,一旦明军大举来袭,州县为了减小损失,可以主动归降,但一定要守住洛阳城。

临时都督府常驻洛阳,天命军的钱粮主要囤积在洛阳,这个后方的补给基地,一定不能丢。

傅宗龙是天命军的老朋友了,李自成在四川的时候,天命军和他有过两次战斗,当时做为四川巡抚的傅宗龙,连四川土地的边缘都没有摸到,就被天命军赶去湖广。

这样的三边总督,李自成特别欢迎!

王绍禹没让李自成失望,虽然没有出城击敌,但守住了洛阳城,保住了天命军的钱粮,稳定了河南天命军的后方,也算是大功一件。

李自成立即给王绍禹传讯,嘉奖洛阳城内的将士,赏银、升职、伤亡军士抚恤一类的事情,让他写好书面报告,此外,如果将士们伤亡过重,必须招募青壮补充,城内至少维持三个团的兵力。

信件交付何小米之后,李自成才想到汝宁府的事。

傅宗龙奔汝宁府而来,一旦是要与杨文岳部汇合,加上杨文岳部的两万人马,总兵力达到四万。

四万明军就想拿下汝宁府?

看来傅宗龙还没有从洛阳府接受教训。

现在的汝宁府,有李绩的第四营、李信的独立营,总兵力也是四万,还有驻扎信阳州的第七营第四团。

天命军从人数上已经占据优势,暂时应该不需要宋文的第七营了!

最让李自成赶到奇怪的是,四五个月之前,当时的三边总督丁启睿升为平贼督师,就从陕西带走了一万主力部队,如今傅宗龙又带走两万,难道陕西是生产士兵的机器?

李自成原本就是陕西人,对陕西人的性情十分了解,尤其是陕西北部,民风剽悍、好勇斗狠,像李过、高一功这样的游侠,更是比比皆是。

但纯粹的百姓,无论如何强悍,与军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没有严格的操训,士兵个人的武力再强,也就是单兵作战,遇上顺风仗还好,大家一拥而上,万一碰到天命军这种战斗力强悍军队,那就是一盘散沙了!

傅宗龙到达陕西,不超过两个月,属下的这两万士兵,受过严格的操训吗?

李自成思索了很久,心中有了一定的计较。

他立刻召开军事会议,独立营主将、兵事司正使李信,第四营主将李绩,兵事副使牛金星,加上民事司正副使宋献策、罗汝才,总共才六人。

战争不可避免,除了李自成没有表态,其余的五人,都是主张迎战。

关键是怎么打,能不能彻底击溃四万来犯的明军!

李绩主张在野外迎战,天命军凭借步枪、火炮的优势,先击溃部分明军,逐步消耗明军的力量,积少成多,最终击溃这些明军。

罗汝才则是主张以汝阳城为依托,让明军主动来进攻,等到明军疲惫了,再出城破敌,一张而成全功。

论起军事上的才华,这两人算是会场最平庸的,李自成更希望听到李信、牛金星、宋献策三人组的意见。

牛金星与宋献策的意见差不多,都是主张在傅宗龙到达战场之前,天命军主动出击,先击溃西华的杨文岳,然后以逸待劳,以优势兵力迎战傅宗龙部,到时候已经不需要战略战术,在绝对优势兵力面前,傅宗龙只有挨打的份。

李信却是反对,一旦击溃了杨文岳部,傅宗龙只有两万士兵,还会来攻打汝宁城吗?

李自成心中暗喜,难怪将军出战,总喜欢带上谋士,谋士们能预判战场的走向,将可能发生的事情,预先摆在主将的面前。

李绩的意见,是要发挥步枪的射程优势,但装备步枪的部队,只有李绩部的两个团,与明军相比,人数太少,不利于全歼,而且李自成心中怀疑,李绩是自己贪功!

他的意见,直接否定了,第四营装备了步枪的两个团,是河南天命军的核心力量,轻易不会使用,相反,让其余的军队得到锻炼,才是战争的最大收获,在无法大规模装备步枪的情形下,其余的军队才是战场的主力,所以独立营、承天营都被称作“作战兵团”!

罗汝才的想法,倒是中规中矩,只是有些保守。

在李自成的心中,牛金星、宋献策二人的意见,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利用天命军人数和战斗力上的优势,打个时间差,分别击溃杨文岳、傅宗龙部。

李自成相信,以天命军的战斗力,分别击溃两部,应该不是难事!

但正像李信所说的,如果事先击溃杨文岳部,傅宗龙还会来汝宁送死吗?

人多胆儿壮!

杨文岳、傅宗龙相互给对方壮胆,明军才有进犯汝宁,甚至歼灭天命军的念想。


状态提示: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