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灭明>第687章 责罚

郭世俊知道,现在的四川,几乎是百废待兴,成都、重庆这样的汉地,不仅要发展农业,更要发展工商业,而川南、川西的这些地方,也要花大力气去汉化。

虽然没有向李自成抱怨,但他的心中,早已将自己一个人掰做两个人使用了,不知道李自成向省府派出吏员后,日子会不会好过些……

李自成却是想起了一路之上的疑问,便道:“世俊,四川要发展,就离不开两条大道……”

“知道大都督会特别关心这两条大道,”郭世俊笑道:“成都与陇右之间,大道已经浇筑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了蕸萌关,快要出川了,只剩下蕸萌关至陇右的武都县这一段,但这一段道路,却是最为艰险的部分,听说汤先生只是设置了线路,地基尚未完工……”

只剩下一小段,无论如何也要打通,否则岂不陷入“肠硬阻”?李自成点头,“这次回兰州,我亲自去看看!”

郭世俊又道:“成都与重庆之间,属下亲自沿途考察过,对古道进行部分调整,应该能省却一二百里,”顿了一顿,又道:“只是所有的筑路工人,都是南下了,一时没有人手……必须等他们回来……”

四川现在不缺银子,只缺少壮丁劳动力,百姓们分得大量的土地后,都忙于侍弄自己庄稼,一时很难聚集大量的人手。

李自成摇摇头,“南方要汉化,需要修筑、开辟大量的道路,他们一时半会恐怕回不来,”他想到了战俘们,可是战俘们只有一年的劳役期,将现在的道路修筑完毕,恐怕就要期满释放了,“世俊,看来只能等汤先生打通了陇右与四川之后,再来南方了!”

李自成当晚在成都府的军营中宿了,次日一早,便出了北门,沿着宽阔的水泥大道,一路北去。

出了龙安府,大道明显向西偏离了一些,随后切入青川溪,又从青川溪过了桥。

李自成看着右手边巍巍的山势,不禁笑道:“小米,这是改道了吗?”

何小米四下打量,道:“大都督,我们是不是绕过了剑门关……”

李自成方才发觉,大道向西移动了一段,进入青川溪两岸,恰好避开了艰险的剑门关,连坡度也是削减了不少。

这个汤若望,还真是人才……

青川溪的下游,注入白水江,大道也随着切入白水江西岸,不过,只行了十余里,水泥大道便结束了,大道尽头,只能看到修筑过的痕迹,显然路基并没有完工。

李自成举目望去,并没有工人在施工,可能是天气太冷,或者工人们回家欢庆新元去了。

从这一段至武都县,沿途都有明显的修筑痕迹,偶尔还能看到工人们丢弃的镐、橇等工具,此时已是陇右的地界,与传统的蜀道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了。

传统的蜀道,不是通向陇右,而是越过秦岭,通往关中,但现在的关中,并不是天命军的属地,自然没必要修路。

进入武都县,再次踏上水泥大道,李自成打头,终于将骑兵的速度充分发挥出来,在前面的山道中,他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大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正月初二,李自成在阔别了半年之久后,终于回到兰州。

这一日是公假,文武百官,还有无数的百姓,来到南城门外十里的皋兰山麓迎接李自成。

李自成一向不喜欢这种接送,但这一次他破例了,离开兰州的时候,城内的官员、百姓们是很压抑的,朝廷出动四路大军,超过十万军队,大有一口吞了天命军的架势……

如今,我回来了,兰州还是原先的兰州,天命军还是原先的天命军,只有朝廷的军队,此刻正在京师四周哀嚎……

“大都督……”

梁文成、沈道、梅之焕打头,几乎是并肩跪在薄薄的雪地上,后面是文武百官,还有数不清的百姓,山道两侧,一眼望不到尾,不知绵延多少里。

李自成跃下战马,将梅之焕一把扶起,“梅老爷子,快快起身,你看这冰天雪地的……”又冲着梁文成,沈道示意,让他们起身。

“大都督运筹帷幄,属下佩服得紧……”梅之焕一双老手,抓住李自成不断摇晃,“大都督只是动动手指头,就能退了朝廷的四路大军……依老朽看,更是在三国的诸葛亮之上,老朽万分佩服……”

“老爷子,这话就不对了,”沈道挤上前来,道:“大都督不仅运筹帷幄,还是天主身边的教皇,诸葛亮可是差远了……”

“那是,那是,”梅之焕慌忙点头,“大都督是教皇,是天主下凡……”

众人嬉笑一会,李自成与后面的官员们见了礼,方才上了战马,“走,我们先回城再说!”

官员们虽然答应着,却是无法随行,道路两侧都是前来迎接大都督的百姓,只剩下中间一丝空隙,李自成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后退给战马让道。

何小米心中焦急,便带着亲兵,贴在李自成的左右两侧。

李自成一面拱起双手,向两侧的百姓行礼,一面小声道:“小米,不用紧张,这是咱们自己的地盘!”

何小米却是不放心,“谁知道朝廷会不会派来暗探?大都督,有备无患!”

李自成想想也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敌方派出暗探,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便任由何小米将他和百姓分开。

行至南城门外的开阔地带,官员们方才气喘吁吁从后面赶过来,围在亲兵的外侧,对李自成又加了一层保护,何小


状态提示:第687章 责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