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帝国吃相>第1243章 呼之欲出

“哇,实在太壮观了!”

“姑姑快看,她们织布的速度好快啊!”虞姬激动的压低声音在水轻柔耳边说。

“是啊,原来夫君说织机一天能成一匹丝绸,我还有些不太相信,眼下看来只快不慢!”水轻柔点头赞叹。

“这些丝线如雪入雾,看起来蔚为壮观,这织出来的丝绸也细密光洁,比之以前见到的丝绸要平顺许多……”

进门一群女人便不约而同的捂嘴惊呼和叽叽喳喳观看讨论起来。

陈旭则撇下妻儿先在厂房门口的值班室查看了一下工作记录,发现每一天都记录的工工整整,负责记录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面容清瘦身穿吏服,面对陈旭的询问也都恭恭敬敬的回答,看起来非常尽职尽责。

值班室的后墙上有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写着第五车间考勤表几个字,下面纵横排列整齐钉着一百根竹钉,每根竹钉上都挂着一面小木牌,木牌上写着车间、工号、姓名等,是工厂职工的统一工牌,只要是正常上班的织娘都要把工牌挂在考勤表上,下班取走,若是没来的则会空着,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上班的情形,而且所有的职工进出丝绸厂都要把工牌挂在衣襟上提供门卫检查,还可以凭借这个工牌免费乘坐工厂提供的上下班公交车。

这种管理和考勤并非丝绸厂首创,而是在实验工厂首先执行的,然后推广到五大学院,至于厂办公交车的首创则是从女子学院开始,如今数年下来,整个大秦都已经开始学习和推广。

丝绸厂因为坐落在广陵县城东七八里的位置,为了取水方便临河而建,而工厂的从民间征召的织娘大多数都是十多二十岁身体健康心灵手巧的年轻女子,而这个年龄的女子如今大多数都已经嫁人为妻为母,因此大部分除开在丝绸厂上班之外还要回家相夫教子照顾家庭,丝绸厂因此也购置了二十辆马车投入运营,除开上下班免费接送职工之外,白天还对外运营以补贴车马人工养护费用,车资一钱,颇受当地百姓喜欢。

而丝绸厂的开办不仅使得只有两万余户的广陵县得到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之外,还让桑蚕养殖和缫丝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工厂巨大的消费能力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种菜种粮捕鱼采藕的兴盛。

方才在巡视厂区的时候陈旭已经仔细问过了,目前除开广陵丝绸厂之外,短短几个月时间广陵附近的高邮、棠邑等县已经连续出现了三家丝绸厂,包括广陵县在内已经出现了七八家大小规模不等的缫丝厂,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厂的出现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平民生产生活的改善和发展。

高邮与广陵近在咫尺,翻修扩建不久的滨海驰道就通过高邮,陆路交通极其便利,而广陵又刚好靠近长江,因此水运也异常方便,在陈旭构建的坦途计划之中,广陵也有一个河港码头,上承江陵,下通海港,不过是安排在二期工程,眼下还只有一个策划方案。

因为丝绸这种东西价值高但重量轻体积小,运送并不困难,而且大部分都是要运送去咸阳交给少府,因此民间需求并不旺盛,或者说民间需求旺盛但却供求严重不足,还没有放开到民间大量交易的时机,不过按照眼下的发展看来,最多三年,随着丝织产业的蓬勃发展,百姓逐渐富裕,丝绸终究会作为种高端服装产业放开管制,到那时才是桑蚕养殖和丝绸产业真正蓬勃发展的时机。

而扬州这座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发展起来的淮左名都,将提前一千多年绽放她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的水乡风采。

当初春秋争霸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动用数十万役夫和奴隶开挖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工运河邗沟,将大江与淮水连为一体,长达三百余里用于行船运送粮食。

吴国的强盛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邗沟的开掘却极大的促进了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商业往来和人**流,因此广陵也成为了诸国争夺的对象,吴、越、齐、楚先后围绕邗沟鹿兵百年,不过眼下六国王孙皆都为奴为囚,昔日霸主也皆都灰飞烟灭,但邗沟却依旧清流长涌舟船如织,带动着江淮平原日趋安宁的快速发展。

此次陈旭虽然是匆匆而来广陵考察,但扬州如此便利的交通和位置早已在他的庞大规划之中,未来,广陵必然会像后世一样崛起成为和江南苏杭一样的繁华大都市,成为引领东南诸郡丝绸和航运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

在看完值班室之后,陈旭在广陵县令县尉等人的陪同下沿着织机之间的通道仔细观看两边的织娘工作,绵绵密密此起彼伏的提综板和咔咔擦擦纬刀叩击的声音汇成一股单调而有韵味的声潮。

纺织厂眼下有织娘一千人,其中五百是正式职工,剩下五百是为三期工程提前做的培养,每周跟着正式工上班学习织机操作,同时也配合做一些纱锭和丝线的更换和成匹丝绸的搬运交接等工作,而得到管事认可已经具有操作能力的还能替换正式工织绸,因此大部分织机都是换人不停机,几乎白天都从未间断停止过。

此时一群人走到一架织机旁边围观,织娘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女子,身材娇小动作轻巧,一看就是典型南方女子,只见她不断的轻踩蹑板,随着提综不断的上下起伏,手中的飞梭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同时还不停的提靠纬刀将梭线匝紧,伴随着整齐而极有韵律的声音,丝绸便一点一点儿的出现。

本来正常的工作,突然看


状态提示:第1243章 呼之欲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