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二百零三章 用事实说话
上有名的多才多艺的皇帝。只不过他的那股聪明劲没用对地方,这才导致他成了亡国之君,遗臭万年。张宝这回给他敲了一下警钟,终于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江山并不像他所想象,或是像他身边那些宠臣所保证的那样稳固。

强大的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一个经济繁荣但却没有相应的强大武力作为保护的国家,那就是一块冒着油的肥肉,等着被人扑上来狠狠的咬上一口。

赵佶是喜欢玩,但还没到玩物丧志的程度。军队不行,社稷不稳的道理赵佶还是明白了。在亲眼见识到守卫汴梁的官军不堪一击以后,赵佶便有了整顿军队的念头。没有强大武力作为保护,玩也玩得提心吊胆不是。

可随着调查的深入,赵佶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这次调查赵佶没有明着来,而是命皇城司暗中查访,这样得来的情报也更加真实可靠。但就是这个真实可靠,让赵佶终于意识到想要整顿军队,已经不是自己下道圣旨就能办到的事情了。

其中牵涉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难怪张宝在让赵佶看到试验的结果以后就马不停蹄的离开了汴梁。捅了这么大个马蜂窝,不跑等着被蛰啊?

张宝就是个搅屎棍!在将汴梁平日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景象给搅乱了以后就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副烂摊子等着人去收拾。而负责收拾这幅烂摊子的人除了心里问候张宝的祖宗八辈外,一时拿张宝也没辙。而且找张宝算账还是次要的,眼下主要的任务还是尽快安抚住官家赵佶,让他相信他那天看到的只是个别现象,大宋的官军,还是可靠的。

阅兵式,的确是鼓舞士气,稳定人心的好办法。文武百官为了打消官家赵佶对官军战斗力的不信任,极尽全力临时安排了一场大宋式的阅兵。还别说,看着那些精神抖擞卖力演出的禁军官兵,赵佶确实心安了不少,对百官说自己那天所见只是个别现象的说辞也变得将信将疑,但让他完全放心,那还是有点难度。

而见到赵佶的脸色终于阴转多云,这段时间一直过得提心吊胆的百官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后众人便想到了惹出这场麻烦的始作俑者张宝。只是张宝前不久才刚跟赵佶“摊过牌”,他们这时候去告发张宝,反倒会让赵佶怀疑他们的动机,早先干嘛不说?

不能当众揭发张宝的“罪行”,那就只能使阴招了。打着防患于未燃的目的,百官对梁山周边州府的人事进行了一次大换血。由陈文昭出任兖州知府,张叔夜出任济州知府,程万里出任郓州知府,候发出任濮州知府,而除了四州最高长官换人外,朝廷还从各地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四州的官军,对梁山形成包围圈。

路上知道了此事的张宝也忍不住有些挠头,不过说心里话,张宝对于朝廷的这次大动作其实也并不是很担心。梁山位于水泊当中,只要有水军在手,朝廷就算把全国兵马都调来也没用。上不了山,人再多也只是浪费粮食。

不过能看透这一点的并不是所有人,张宝身边的焦挺,在知道梁山被朝廷安排兵马“包围”的消息以后就变得有些慌乱,想要劝张宝尽早回山主持大局,不要继续在外面“瞎溜达”。

“老焦,你慌什么呢?”为了自己的自由,张宝打算点醒焦挺,省得他一天到晚在自己耳边唠叨。

“东主……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呢?”焦挺纳闷的看着张宝问道。

“我着什么急?用不着着急啊。你别看朝廷这回的动作挺大,但你别忘了,想上梁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军,可你看朝廷有像样的水军吗?”

“呃……合着东主早就想到了。”

“不光我想到了,我相信许贯忠、朱武他们也想到了。你也不想想,要是梁山真的遇上了麻烦,他们会不着急派人通知我们?仅仅只是告诉我们这件事,那就说明梁山并没受这次朝廷人事调动的影响。你也就不用着急了,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咱们呀,该干嘛干嘛。”张宝笑着对焦挺道。

张宝就是梁山众人的主心骨,只要他不慌乱,别人即便一时慌乱,也会很快镇定下来。更何况张宝也的确没理由慌乱,朝廷就算调集再多人马,哪怕是把西军调来,只要没有水军,那梁山就是高枕无忧。即便朝廷真的调来了西军,那也就意味着朝廷是准备真的跟张宝撕破脸,那样一来,梁山也就不必客气。而且说实话,此时朝廷的水军,还真没被梁山放在眼里。

朝廷一直就不重视水军,这也是当初张宝为何能够轻易拿到自建水军的权利,能够不花一分钱平白得到一支水军,对朝廷来讲不是亏本买卖。朝廷的水军,装备落后,人员稀少,平日里也就是在近海或者内陆河流湖泊中打转,这样的水军,又如何跟张家那些经历过大海洗礼锻炼过得水军相提并论。

只要朝廷一日没有可以与张家水军相抗衡的水军,那想要收拾张宝就是痴心妄想,即便调来再多的人马包围梁山,可梁山依仗水路的便利,还不是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看透了这一点的张宝是有恃无恐,纵是朝廷搞出的动静再大,只要没有调动水军的消息,那张宝就不会担心。即便是有调动的消息,张宝也不怕。

可张宝不怕,不代表别人就不怕惹火烧身。张宝这次下山,一方面是为了寻访流落民间的贤士,另一方面则是受邀准备去房山跟王庆见个面。倒不是张宝有意跟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三章 用事实说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