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汉末之奇谋>第二百五十六章 两箱罪证引发的争论

朝堂上,从不缺阴谋诡谲。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为人知的野望或者说理想,而诡异的是,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理想是错误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因为自身的但却、懦弱、无能等种种原因而选择将自己的理想深埋,坐那碌碌无为的芸芸众生,这种人占据了终生的九成九。而另一种人呢,他们有能力,有坚持,他们拥有远超常人的信心和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付出一切,这种人太少太少,但他们无疑是可敬可畏的。

当这些凤毛麟角的少数人聚集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呢?他们会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者,而后打压背道而驰者,从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他们对自己又丁点的怀疑,他们也走不到如今的这一步。

当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时候,矛盾便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既然说服不了对方,那便唯有消灭对方这一条路,而想要消灭对方,便要无所不用其极,欲成大事,当有舍弃一切的决心。

不可否认亦无法调节的是,姬溪的存在阻碍了太多人理想的进程,只此一点,便是取死之道,所以,针对姬溪的刺杀从未断绝过。

而这一次的刺杀,更是少有的凶险,这让姬溪不得不慎重对待,所以,他下了死命令,必须要揪出幕后主使。

然而,这三山和三水便像是凭空冒出来的,查不到任何他们的线索。如果他们果真是江湖游侠的话,以他们的本事,必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诡异的是,张统派人百般打探,却从未有人听说过二人的名号,更未有人能根据描述出的容貌而辨认出别的姓名。

如此一来便只有两个可能了,其一,三山和三水是隐士,其二,此二人是死士。只有这两种可能才能让他们不被世间所熟知。而如果他们是隐士的话,为了天下百姓而出山刺杀姬溪的可能性有多少呢?太过微乎其微了,所以,他们只可能是死士。

能让如三山三水这等武艺达到化境的强者做死士的,能是普通人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姬溪着令张统严查长安境内的富户及百官。

之所以不再继续向外探查,一来是因为范围太大,无法排查,二来姬溪总有种直觉,那个幕后的人就在这长安城内,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水已经了无音信,而且姬溪也知道,凭他的武艺就算还在长安城内,等闲之人也绝对发现不了他。不得已之下,姬溪只能选择最古老,最繁琐的排除法,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那一个就算再不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此次排查的范围极大,引起的轰动自然也很大,是以不几日便惹的长安城内怨声载道,于是,弹劾姬溪的奏章像雪花似的落满了皇帝刘协的案台,然而皇帝却置若罔闻,几次三番的前往姬府看望姬溪却一个字也没提。

更有甚者,当一日的早朝上,数位官员联名上书,指责姬溪僭越朝纲时,刘协当场勃然大怒,喝曰:“姬太傅于朕,亦兄亦父,杀他如若杀朕,尔等当齐心协力,为朕找出奸逆小人,再言僭越,视同谋逆。”

这番话说的极重,虽然仍旧改变不了一些人觉得皇帝被姬溪蛊惑的认知,但却让所有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行弹劾姬溪之事。

就这样,姬溪在无数人的咬牙切齿中,将排查蛮横的进行了下去。

令姬溪没预料到的是,在寻找那幕后主使的过程中,张统竟阴差阳错的收集到了朝中大半官员的罪证,这些罪证有大有小,堆积起来竟装了满满两个大箱子。

排查在继续,姬溪却对这两个大箱子泛起了愁。

恰逢贾诩入自南阳入长安述职,姬溪便将他和吕春一块了叫了过来,问他们该如何处置这两口箱子。

贾诩沉吟说:“公诸于众,趁此机会将朝堂换血,使朝中成铁板一块,彻底的杜绝后顾之忧。”

吕春亦沉吟后道:“暂且封存,却向有罪之人透出口风,迫使他们谨言慎行。”

贾诩反驳吕春:“当此天下大乱,唯有拧成一股城重拳出击方能奏效,此乃握拳之良机,焉能妇人之仁。”

吕春却不苟同:“朝中百官或有罪责,但若全部除去,关中必然大乱,得不偿失,而留中不发,却可使百官更加心生将功补过的想法,如此一来,势必更加的殚精竭虑,岂不大善。”

贾诩:“悖逆小人,留之何用?”

吕春:“水至清则无鱼,不可以偏概全。”

双方各执一词,当着姬溪的面就吵了起来,舌灿莲花,口若悬河,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搞的姬溪更加的拿不定主意了。

二人正在辩论时,忽报天子架到,原是刘协又来看望姬溪了。

刘协进屋时,左手牵着刘民,右手牵着飘雪,正在低声的和两个孩子说笑,没有什么架子,待见到吕春和贾诩也在,这才正色,放开了牵着两个孩子的手,恢复了天子的威严。

见状,吕春毫不惊奇,贾诩却在心中暗叹:原来,天子和姬府的关系竟然这么好,瞧这架势,天子显然把姬府当成自己的家了。

二人恭敬的参拜刘协,姬溪没有行礼,只是淡笑着让刘协坐。

刘协让吕春和贾诩不必多礼,坐到了姬溪的床边,问了几句姬溪的伤情,而后看到了堂中的两口箱子,便问那是什么?

本也没有隐瞒刘协的必要,,而且姬溪也想考验下刘协,于是,便将这两口箱子的由来以及吕春和贾诩的意见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两箱罪证引发的争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