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779节 德美停战

因为蒋纬国对世界的改变,使得这场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分为三大阵营,一是以德中为主体的联盟国,二是以美英为主体的同盟国,第三个则是沦为孤家寡人的日本,日本既非联盟国的成员也不是同盟国的成员,同时既是联盟国的敌人也是同盟国的敌人。联盟国研制成功原子弹后,同盟国阵营和日本自然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惊骇中,世界格局和这场世界大战的态势也随之发生了全面的变化。

罗斯福是一个头脑清醒、目光长远的政治家,在确定联盟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他就明白了,这场战争美国已经打不下去了,必须立刻结束。虽然美国现在跟德国议和停战绝对不是见好就收,美国必然要在谈判桌上吃很大的亏,要舍弃很多的利益,但都是必须的,因为美国已经没有选择了,战争主动权已经完全在德中联盟的手里了。现实和逻辑都很清楚:首先,美军在战场上用常规战争方式本来就很难打败德中,美国若继续战争的话,如果美军在战场上打输了,美国就会失去更多的利益,如果美军在战场上打赢了,情况更糟糕,德国或德中联盟到时候战事不利、战局恶化,肯定会孤注一掷,向美国本土使用原子弹,到时候,美国就算打败德国或德中联盟,本土也会变成人间地狱,平民死伤无数,那样的惨胜是美国民众根本接受不了的结果,也是毫无意义的。美国继续战争的话,最终要么惨败,要么惨胜。

放弃继续战争念头的罗斯福只担心一件事:德中联盟特别是德国,会不会趁势对美国实施核讹诈?希特勒会不会因为有了原子弹而加大了继续战争、彻底打败美国的野心?到时候,希特勒的德国大军拿着原子弹先征服英国,再侵略美国本土,美国真的就被逼入死路了,要么战败,要么主动投降,要么因为坚持抵抗而导致美国本土被希特勒用原子弹给夷为平地。对于这个可怕的猜测,罗斯福深感忧心忡忡,他没办法直接询问希特勒本人,因此另辟蹊径,去询问蒋纬国。

长长地叹息一声后,罗斯福召来马歇尔上将。马歇尔是美国陆军参谋长,他负责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美英的原子弹联合研制工程。

“乔治,给我一个准话。”罗斯福神色苦涩、语气沙哑地问马歇尔,“我们的‘曼哈顿工程’还需要多久才能取得成功?”

马歇尔的神色比罗斯福更苦涩,语气比罗斯福更沙哑:“大概…还需要两年,甚至更久,也许三年或者五年。”

“两年?”罗斯福脸上的苦涩变成了苦楚,“为什么还要这么久?为什么工程进展这么慢?乔治,你也知道了,希特勒和蒋纬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我们不得不要对他们俯首低头,能破解眼前这个不利局势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也拥有原子弹,我们虽然在这场竞赛中落后了,但还没有完全输,只要我们立刻或者在接下来很短的时间内也研制成功原子弹,那我们就可以跟希特勒、蒋纬国平起平坐,不会承受他们的讹诈和勒索。”

马歇尔低下头:“尊敬的总统先生,我们确实已经尽力了…研制原子弹需要巨量的物力、财力,这些,我们有,我们的物力、财力比德国人、中国人更充分,但是,研制原子弹还需要人力和最重要的时间,我们在这两点上先天不足,所以彻底地输掉了。我们直到去年年初才展开‘曼哈顿工程’,而联盟国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展开了,使得我们在时间上完全被他们给甩开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展开‘曼哈顿工程’时发现美国以及英国等地境内的原子弹专家几乎寥寥无几,特别是重要的核心专家,更是几乎一个不剩。fbi调查了很久,发现那些专家在四五年前甚至在六七年前就已经不在当地了,要么移民去了中国,要么在看似平常的意外事故中丧生了,甚至直接失踪了,使得我们展开‘曼哈顿工程’后进展完全是举步维艰。”

罗斯福看着马歇尔,表情和目光都异常复杂:“蒋纬国干的?”

马歇尔轻轻地点点头:“应该是。fbi的胡佛局长(埃德加胡佛)推测说,这些诡异无解的事情十有八九是蒋纬国的特工机构海统局干的,因为去向有迹可循的那些专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去了中国,那些死于意外或人间蒸发的专家也被做得非常干净,没有任何破绽。”

罗斯福点起一根薄荷味香烟,以此强压住他心头的极度震惊:“我明白了。蒋纬国这是不动声色地在世界各地搜集可以用于研制原子弹的科研人才,一方面充实中国的原子弹科研人才实力,一方面也打击了、削弱了我们的原子弹科研人才实力。六七年前,他居然就已经在着手准备这项计划了,那些专家,在好几年内陆陆续续地‘出事’,没有集中性地‘出事’,所以让我们一直没有觉察到,让我们一直被蒙在鼓里。这个蒋纬国…太精明了!他太精明了!他的目光太超前了!这个蒋纬国…”他脸上露出一种混着畏惧神色的迷茫,“他是怎么做到如此高瞻远瞩的?六七年前的中国,科学技术是很落后的,懂原子弹技术的中国人有几个?他居然就已经想到了?六七年前的中国的国力是那么薄弱,研制原子弹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他居然在六七年前就已经打算要研制原子弹了?我的上帝啊,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他难道是从未来来到这个时代的吗?”他喃喃着,感到思想正在受到一阵阵冲击。


状态提示:第779节 德美停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