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074节 狙击手
?想不想让日本人因为你们而害怕得躲在战壕里都不敢抬起头?”

“想!”准狙击手们的回答声几乎是山呼海啸。

蒋纬国满意地笑着道:“弟兄们,我给你们从国外请来了51位狙击手教官。”他指了指身后的教官们,介绍道,“这50位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教官,都是参加过上次世界大战的德国陆军狙击手,他们每人的杀敌成绩都超过五十!他们不但拥有精湛的枪法、过人而全面的战斗技巧,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令他们引以为豪的战绩,以后,他们就是你们的老师!他们会严格训练你们,让你们跟他们一样,甚至,你们如果自己再争气和努力一点,就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你们的德国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同时…”蒋纬国顿了顿,神色非常郑重地指了指第51个教官,“这位,是你们的总教官!沈比利沈长官!”

准狙击手们非常惊奇地注视着这位沈比利,这是一个年约五旬、貌不惊人的黄种人男子。

蒋纬国神色里充满尊敬:“弟兄们,你们已经看到了,沈长官并不是德国人,他跟我们一样长着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他是澳大利亚人,他的母亲是澳大利亚本地人,而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是中国上海人。所以,沈比利前辈是半个中国人。沈比利前辈为什么会成为你们的总教官?因为在上次世界大战中,沈比利前辈是澳大利亚欧洲远征军第五轻骑兵团的一名军人,同时,他也是上次世界大战的第一狙击手!他在整场战争里共射杀了201名敌军!”

准狙击手们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惊叹声,沈比利显得十分谦虚地微笑着,他穿着国军制服,佩戴少校军衔。

蒋纬国神色肃然地道:“沈比利前辈的光荣战绩告诉我们,世界一流的狙击手不一定是白种人,也可以是我们黄种人、中国人!我希望大家都好好加油、好好努力,以沈比利前辈为榜样和目标,刻苦训练、精益求精,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或是优秀的狙击手!在接下来的中日战争中取得超过沈比利前辈的更好成绩!让日本人因为你们而惶惶不可终日,让日本人听到你们的名字就魂不附体。你们共有八百多人,不可能全部都能成为合格的狙击手,估计你们要淘汰掉一半。你们现在每人的军衔都不同,但是,只要通过训练、考核、检测后成为真正狙击手的人,每月薪饷都以此人现在军衔的待遇水平增加20元,同时,夺得第一名者增加150元,第二名者100元,第三名者70元,第四名至第十名者增加50元。大家加油吧!我会给你们提供充足的子弹和最好的狙击枪!记住,狙击枪只有500支!”

“是!”准狙击手们士气沸腾、斗志昂扬。

蒋纬国微笑着示意了一下沈比利,沈比利大步上前一步,整个人显得渊渟岳峙:“现在,我要给你们上狙击手的第一课!首先,我要告诉你们狙击手的五大战斗原则,你们必须牢记!

第一,狙击手都是神枪手,但神枪手远远谈不上狙击手。一个狙击手是否成功,不在于他射杀了多少人,而是在于他能让敌方遭到多大损失和让敌方受到多大负面影响。杀死一个敌方高级军官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杀死五十个敌方普通士兵,所以,不要见到敌方人员就开枪。时刻谨记,自己是狙击手,不能轻易开枪,要么不开枪,要么一枪就能给敌方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狙击手必须要具备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因为狙击手的目标可能在十小时后才会出现,并且出现在瞄准镜里的时间可能只有一秒钟。狙击手孤独而漫长地等待十个小时,就是为了在那一秒钟nèi_shè出精确致命一枪;

第三,对于狙击手来说,比枪法更重要的伪装术。十倍的伪装加上一倍的射击技术等于活着离开战场;

第四,在同一个地方开两枪等于自杀;

第五,狙击手的最大克星是敌方狙击手。”

沈比利说完狙击手的五大原则,目光庄严地看着台下的准狙击手们,“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准狙击手们神色肃然凝重。

喜笑颜开地离开部队狙击手训练场后,蒋纬国给蒋介石发去了一封电报:“尊敬的父亲,祝您生日快乐。我刚组建起国军第一支狙击手部队,借花献佛,作为礼物,敬献奉上。”

蒋介石很快回电报,电文道:“吾儿纬国,来电已阅,余心甚慰,望你再接再厉,早日成为党国栋梁。”

蒋介石此时不在南京,而是在洛阳,在洛阳西宫军分校广寒宫礼堂里度过了五十岁大寿,前来祝寿的国内各地的达官贵人自然是多如过江之鲫,宋美龄也在,还有特地从太原赶来的山西省主席阎锡山、从西安赶来的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西北剿匪副总司令(总司令是蒋介石本人)”张学良等十多名军政大员,从全国各地飞来的祝寿电报更是多如雪片,国外贺电也纷至沓来,德国元首希特勒、日本首相广田弘毅、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袖斯大林、英国首相鲍德温都发来了贺电。与此同时,全国很多地方都为蒋介石举行了盛大的庆生活动。在首都南京,二十多万居民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空军的祝寿飞行表演,亲自在现场指挥的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中将别出心裁地命令三十多架飞机在天空中组成“中正、五十”这四个字(用的都是老式飞机,新式飞机处于保密状态中),以示空军对蒋介石的祝贺。这一切都是因为蒋


状态提示:第074节 狙击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