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734节 争锋瓦胡岛 1
本人放弃七岛,让美国人可以不费一枪一弹地收复七岛。日本人要离开了,我们呢?我们也要离开吗?可总部并没有给我们下达撤离瓦胡岛的命令。如果我们不离开,美军接下来是不是要全力地进攻我们了?”

方先觉也附身在桌子上,凝视着夏威夷八岛地图:“日本人把七岛交给美国人,而我们必须坚守瓦胡岛,那么,我们的处境就很不妙了。美军没有七岛,人员、物资、飞机,都要由军舰携带,十分不便,美军有了七岛,人员、物资、飞机,都可以运到并且囤积在七岛上,源源不断地用于进攻我们的战事。我们的陆基飞机虽然可以击沉美军军舰,但炸不成七岛的。飞机…飞机!飞机是关键,是重中之重!我们的那一千五百多架飞机虽然不惧怕美军的舰队,但是…身边的日本人万一突然间反咬我们一口,那就大事不妙了!我国海军十分弱小,根本无力在美日海军的联合拦截下从本土开到夏威夷给我们补充飞机,没有制空权,仗,难打呀!”

盛文猛然醒悟:“是的!万一日本人的陆基飞机突然间偷袭我们,我们就要损失惨重了!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很难打得过我们的陆基飞机,但近在咫尺的、数量又跟我们差不多的日军飞机却可以非常便利地攻击我们,只要是偷袭…日本人不是最擅长偷袭吗?”

“要不,我们先下手为强?”鲍长义沉声道,“出动飞机轰炸日军的机场和航空兵基地!第一,解除日军飞机给我们造成的威胁,第二,让我们在接下来可能对抗美军的战事中不会失去制空权。”

方先觉抬起头,目光发亮地看着鲍长义:“我们能想到这一点,牛岛满他们肯定也已经想到这一点了,我们在防备着日军的偷袭,日军也在防备着我们的偷袭。实际上,假如我们跟日军打起来,最后占便宜的是美军。美军巴不得看着占领夏威夷的中日军队发生窝里斗呢!不仅如此,我们现在已经是孤军了。”

“何出此言?”鲍长义看着方先觉。

方先觉摇了摇头:“你们想想看,以前,我们的舰船开在太平洋上可以说就像拥有免死金牌一样畅通无阻,虽然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上打得不可开交,但他们都不敢动我们的舰船,因为日本人非常依赖我们,美国人也忌惮我们,现在呢?日本人已经快要跟我们反目成仇了,美国人也会因此而对我们愈发态度强硬,他们还会让我们的舰船像以前那样畅通无阻地开在太平洋上吗?肯定不会了。日军可能会攻击我们的舰船,美军也可能会攻击我们的舰船。”

盛文苦笑:“如此变化,还真是匪夷所思啊。以前,我们是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现在,我们是双方共同打击的目标。”

鲍长义点点头:“是的,自从二公子死在东京后,来回于瓦胡岛和我国本土之间的我国舰船的数量、频率都急剧下降了,按照这个趋势,我们跟我国本土确实快要失去海路联系了。目前,我最担心的还是瓦胡岛的局势。如果,日军不主动攻击我们,就这样静悄悄地撤离了,我们该怎么办?是无动于衷地坐看?还是在日军离开后抢占七岛?还是对日军发动攻击?如果,日军撤了、美军来了,我们难道坐视美军接收七岛?然后呢?我们也平安无事地撤离,还是跟美军展开战斗?如果我们要跟美军展开战斗,是否现在就要当机立断地做好战备工作而不是等待战事爆发后被动挨打?”

“南京高层并没有给我们发来明确指示,我们只能静观其变。”盛文摇头,“由此可见,南京方面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此复杂的局面和态势。”

“静观其变很有可能是坐以待毙啊!”鲍长义显得忧心忡忡,“如果我们一直静观其变,那么,我们会看到日军不紧不慢地离开七岛,美军不紧不慢地接收七岛,然后再不紧不慢地在七岛上部署重兵和几千架飞机,在我们的无动于衷中把我们包围得水泄不通,最后,美军对我们说,快投降吧,不然死路一条。我们怎么办?到时候,南京给我们下达了命令,撤离,我们可以说是谢天谢地,能够平安无事地回国,南京给我们下达了命令,死战,那我们就要傻眼了,因为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美军做好了完全的战斗准备,还怎么死战?只是等死!”

“敌非敌、友非友,确实难办!”方先觉苦笑,“美国人不是我们的朋友,目前也不是我们的敌人,日本人不是我们的敌人,目前也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现在的处境真是太尴尬、太微妙、太复杂了!我觉得吧…”他正说着,会议室外猛然间响起了撕心裂肺的警铃嗥叫声。

鲍长义、方先觉、盛文、陈瑞一起一愣,他们立刻回过神,那是空袭警报。

夏威夷是太平洋战争的起点,不仅如此,太平洋战争持续了多久,夏威夷就被占领了多久,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高层和以尼米兹为首的美国海军高层一直都日思夜想地渴望收复夏威夷。打完瓜岛战役和澳洲战役后,美国海军和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都彻底地翻了身,即将对日本展开全面反击,但下一步打哪里?美国陆海军发生了严重分歧,麦克阿瑟等陆军高层强烈地要求绕过印尼攻打菲律宾,尼米兹等海军高层则强烈地要求展开收复夏威夷的战役,双方都是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对此,罗斯福深感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就在这个时候,中日两国反目成仇,该事件自然会深刻地影响到美国正


状态提示:第734节 争锋瓦胡岛 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