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94节 间歇时期

从八月一日苦战至九月底,用了约两个月时间,南京军一鼓作气地完成了战争初期的预定目标,总体而言,虽然存在不少美中不足之处,但南京军确实取得了战略性的重大胜利,战果之辉煌,震惊世界,让原本都怀着“坐看好戏”幸灾乐祸的心态的美、英、法等国以及日本都感到难以置信和隐隐的不安。经过两个月鏖战,南京军在中亚掌控了统治权和主动权,基本歼灭中亚苏军,同时截断了西伯利亚铁路干线,重创了北亚苏军,局势可以说一片大好。

北平方面欢声雷动,武汉方面如释重负,柏林方面举杯相庆,东京方面则是喜忧参半。希特勒给蒋纬国发来一封洋洋洒洒足有上千字的长篇电报,狠狠地夸赞了蒋纬国和蒋纬国的南京军,大肆褒扬了中国和中国军队在这场苏联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电报里,各种天花乱坠的词语用得令人目不暇接,在电报最后,希特勒希望“南京军再接再厉,继续向前推进,进一步地策应德国军队”“最好在今年冬季到来前就打垮苏联”。

对此,蒋纬国果断拒绝:“很抱歉,办不到。”

希特勒有点失望:“中国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蒋纬国回答道:“打不动了。”

蒋纬国说的是实话。经过南京军总部的精确统计,两个月来,南京军共有20个师参战,先后投入参战的兵力超过70万(包括空军部队),累计消灭苏军约100万,其中击毙苏军约15万,击伤苏军约25万,俘虏苏军和接受苏军投降约60万;南京军自身损失约26万人,其中死亡(包括阵亡、伤重而死、生病而死等各种死因)约9万人,受伤和生病约17万人,被俘者和失踪者(包括可能被俘但暂时无法确定的)约5000人。南京军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但也付出了极大的损失。由于南京军走的是精兵路线,所以南京军参战的几十万部队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南京军无法同时训练更多精兵,因为实弹训练需要消耗弹药,南京军没有足够弹药,所以把有限的弹药集中用于几十万精兵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参战的几十万南京军步兵都达到日军老牌师团老兵的单兵战斗水平,射击水平十分过硬),一下子伤亡二十多万精兵(伤兵和病员里约三分之二是可以康复的,但需要时间养伤,还有三分之一是重伤残疾,无法再回归军队和战场了),确实让南京军有些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南京军储备的弹药、燃油等军械物资也在这两个月高强度战斗内消耗得超过四分之三,尽管后方的兵工厂在开足马力地生产军械物资,但也供不应求、入不敷出,使得南京军在结束前两个月战斗后的物资储备只有开战前的四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南京军自然“打不动了”,虽然距离雨季和冬季还有一二个月,但南京军确实无力继续进攻了,继续打根本打不动,还会把已经不多的军械物资消耗一空,到时候别说进攻了,连防御都没能力展开。南京军接下来必须全面性地转攻为守。

武汉方面和北平方面一方面心痛损失,一方面则喜气洋洋地开始消化战果、巩固战果。至十月初时,中亚的局势是这样的:中亚五国内,土库曼被割让给了伊朗,伊朗上下在欢天喜地地沉醉于“开疆拓土的伟业”,把土库曼纳入了伊朗版图,南京军肯定可以进入土库曼或者使用土库曼境内的铁路、港口、机场等设施;中亚另外四个国家,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三国都被南京军完全地控制着,哈萨克略不同,南京军完全地控制着哈萨克的东北部、北部、东部、南部,对西部和中部还暂时鞭长莫及,当地还有不少苏军的残渣余孽以及亲苏亲俄的哈萨克势力,但形成不了气候,因为哈萨克全国共有七个城市,六个在南京军控制中,南京军目前只控制着哈萨克约50的领土,但控制着哈萨克约80的人口,掌控该国大局。

北亚的局势是这样的:南京军在北亚没有占领太大土地,只是“一头一尾”,“头部”就是鄂木斯克,南京军占领了鄂木斯克这么一座孤城以及该城周围少许地区,当地与南京军在中亚占领区靠得最近的就是哈萨克东北部三城,距离约三百公里,没有铁路,主要靠额尔齐斯河进行交通,至于巴尔瑙尔等曾短暂占领过的地方,都已经放弃;“尾部”就是先前的湖西战场,南京军收复了安北,同时一鼓作气地拿下了切城等十几个小城镇,无力继续深入;北亚境内的苏军被南京军消灭掉约八成,还有约15万兵力,集中在南京军控制着的“一头一尾”中间地区,这片地区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度从理论上讲足有三千公里,最南端是中苏边界的西萨彦岭,最北端是北冰洋),主要是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新库兹涅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四座大城市以及几十个小城镇和几百个村庄等。这块地区已是一块“飞地”,因为西伯利亚铁路干线被截断,所以与莫斯科完全丧失了陆地通道。目前,这块地区拥有苏军约15万,人口约500万,工厂很多,工业十分发达,农业较为薄弱,控制这里的几位苏军主官分别是科涅夫、瓦图京、崔可夫等。

德军继续在东欧战场上大打特打,南京军则偃旗息鼓,全面转攻为守,同时经营已经占领的地方。首先,外新疆地区已经完全收复了,蒋纬国下令将巴尔喀什湖改名为“西海湖”,外新疆地区建立行政省份“西海


状态提示:第494节 间歇时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