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57节 风云涌动 5

武汉,军委会大本营会议厅,一场最高级别的会议正在秘密地召开着。

亲自参会的蒋介石坐在首席上一副老僧入定般的不动声色,会议桌两边依次坐着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军政部部长陈诚、参谋总长白崇禧,以及蒋纬国,众人都神色肃穆。现场没有记录员或其他“闲杂人等”,从而确保会议的绝密。

陈诚发言道:“根据二公子刚才的分析以及我们获得的各方面情报显示,在这场对苏战争爆发后,日本突然反叛我们、美国突然干涉、英法援助苏联的可能性都是不高的,只要联盟国阵营采取正确的战略部署,就可以让这场战争在完全有利于我们的整体态势下得以进行。一方面,苏联深为美英法所憎恶,一方面,苏联获得外援的渠道被断绝,苏联就会彻底孤立无援,我们对苏联的战争就会从头到尾都不受干扰,除非美英法主动攻击德国或者我们,但是,美英法的政治制度不允许其政府主动对外发动战争。”他望向蒋介石,“委座,此战联盟国胜算是极高的!收益是极大的!虽然我国的国力、国军的军力距列强大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此战是完全值得参加的!”

蒋介石轻轻地点了点头。

“可是,我们不能排除美英法找借口参加战争。”何应钦说道,“上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来置身事外的,但最终还是参战了,借口就是所谓的‘齐默曼电报事件’,声称德国妄图勾结墨西哥、煽动墨西哥进攻美国本土,此事真伪时至今日还不好说,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英国的诡计,诱骗美国参战,而美国明知道此事是英国栽赃陷害德国,但因为当时参战十分有利于美国,所以美国假痴不癫,揣着明白装糊涂地‘中计’,继而对德国宣战。诸位,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捏造借口参加战争,是列强大国的惯用手段,苏联人发动远东战争不是如此吗?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不都是如此吗?”

“何总座所言甚是。”蒋纬国说道,“不过,今非昔比。上次世界大战让英法都元气大伤,两国都恐惧战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法国人耗费巨资修建马其诺防线这种纯属于防御性的国府工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占领莱茵区、德奥完成合并、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全面扩军...这些行为都未被英法采取实质性的阻止措施,正是有力证明。因此,只要德国不主动进攻英法,英法就不会参加战争。至于美国,情况更甚。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对英法的刺激要强于美国,美国更加没有理由强行插手。德国还有我们,都不会让美国人找到过硬的借口参加战争的。”蒋纬国心知肚明,在原先历史上,作为英法盟友的波兰被德国闪击时,英法是见死不救的,至于美国,也一样,除非日本人脑子短路提前发动珍珠港事件。

何应钦说道:“苏联对外渠道大致上有三处,一是远东,但目前远东已经在中日手中,虽然苏联还掌握着西伯利亚东部的大片地区(外东北以北),从地图上看,苏联和美国之间只隔着白令海峡,但白令海峡两边的苏美领土都是无人区,更加没有铁路通道,所以苏联的远东渠道已经丧失;二是东欧西北部的挪威海一带,不过,那里已经是北冰洋的区域,条件恶劣、通道狭窄,加上芬兰已经投靠德国,所以战争爆发后,德国只需拿下或包围列宁格勒,也可以断绝掉苏联通过挪威海获得美英法援助的渠道;三是中亚,苏联和英国殖民地在中亚一带拥有很大的接壤分界线,虽然伊朗是亲德的,但也不能排除美英法通过英属印度向中亚对苏联提供援助。”

“那么,我军在苏联战争爆发后进兵中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了。”白崇禧说道,“一来可以收复中亚失地,二来可以断绝苏联的中亚通道,势在必行,另外还有第三个原因。”

“不妥。”何应钦反驳道,“如果美英法已经在援助苏联,我们却故意截断苏联获得美英法援助的渠道,岂不是等同于与美英法直接交恶?苏联战争,最大的隐患就是苏联太强,苏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并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我看,这场战争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结束,一旦拖下去,比如两年,我们就会十分不利了。一来,漫长的战争会耗损我们大量国力军力,从苏联境内掠夺的资源和财富怕是难以弥补我们为战争本身投入的成本,二来,陷入持久战,我们和苏联就都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美英法正好渔翁得利。”

“倒也是。”白崇禧点点头,“我们背后还有一个日本在不怀好意。苏联战争,日本按照计划是无需出兵参战的,到时候,我们跟苏联打得难分难解,日本人会不会在我们背后捅一刀?不好说啊!”

陈诚不悦地道:“前怕狼后怕虎,如此还怎么打仗?我们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高估敌人!苏军战斗力之外强中干,在远东战争期间暴露得一清二楚!我们何惧之有?苏联虽大,但徒有其表而已!只是一个泥足巨人!苏联的北亚和中亚都是‘象征性的领土’,根本无法成为其大战略纵深区,一旦德军打下东欧,斯大林难道把政府迁到西伯利亚的荒原里?北亚和中亚的农业、工业等都十分薄弱,只要苏联丢了东欧,就等于万劫不复了!任凭我们宰割!况且,我们都清楚,对苏作战,德国才是主力,我们只是辅助力量,所以我们的


状态提示:第457节 风云涌动 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