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83节 建设和发展 3

得知德国国内发生“水晶之夜”事件时,有四位国军高级将领来到太原请求见蒋纬国,蒋纬国一看这四人就头大,因为四人分别是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海军副总司令欧阳格、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空军副总司令黄光锐。四人来到蒋纬国的办公室内,脸上都是一种怪怪的笑。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蒋纬国拉着脸,“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四位上将(陈绍宽在中日战争前就是上将,欧阳格在战争中因功被晋为上将,周至柔和黄光锐在战争前都是中将,在战争中因功都被晋为上将)顿时一起皱起苦瓜脸:“二公子,是委员长让我们来找你的。”

“可恶!老头子把你们这四个讨债鬼当皮球踢到我这里来了!”蒋纬国无奈至极,“四位来找我,是来要钱的吧?”

四位上将一起点头,神色都很赧然:“二公子,陆军正在全面整顿,我们海空军也是一样的,眼下好不容易获得了和平时间,海空军肯定要抓紧时间整军经武。海空军的重要性,二公子你是再清楚不过的,所以都必须要整顿和扩建,但是...需要经费,需要设备,需要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去找委员长,委员长让我们来找你。”

蒋纬国把脸越拉越长。国军的陆军又庞大又臃肿又繁杂,国军的海空军则比较“纯净”,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内部派系之争等不和谐的东西,但经过战争的淬炼,现在的情况自然不是以前可以比的,战争是催化剂,也是清洗剂,好好地清洗掉了国军海空军内部的很多“杂质”。蒋介石有意让蒋纬国控制海空军,加上蒋纬国在战前大力支持海空军的建设并指导了海空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功劳非常大,可以说,中国海空军之所以能在中日战争中以弱胜强、战果累累,蒋纬国是头等功臣,眼下,海空军跟陆军一样,要整顿,要重组,甚至还要扩建,需要的钞票自然是车载斗量,蒋介石在无奈中顺水推舟,索性把这两个大包袱甩给了蒋纬国。

“四位长官,你们看看啊!”蒋纬国甩出一叠文件,叫苦连天道,“截止到目前为止,我这里累计有四十七个大型项目、二百一十五个中型项目、一千三百多个小型项目跟我要钱!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我又没有开金矿,也没有开印钞厂!你们也来要钱!靠!把我卖了算了!”

蒋纬国确实烦透了,他的烦恼根源就是万恶的金钱。蒋纬国现在是鲁晋五千二百多万老百姓的父母官,鲁晋二省的省政府官员每天犹如过江之鲫地来找他,张口闭口就是要拨款,让蒋纬国都谈钱色变了。蒋纬国的“鲁晋政务委员会”是国民政府的直属机构,掌管着山东山西二省的行政大权,山东省政府和山西省政府都要听命于这个“鲁晋政务委员会”,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蒋纬国对鲁晋二省的省政府也进行了一番改革,根据他的规划,二省的省政府的结构是这样的:下辖15个厅,分别是公安厅、财政厅、税务厅、教育厅、工业厅、农业厅、商业厅、卫生厅、民政厅、交通厅、水利厅、土地厅、海洋厅、科研厅、文艺厅。鲁晋政府委员会相对应地设立15个司,二省二百多个县每县县政府再相对应地设立15个局,实行“司、厅、局”sān_jí管理。经过蒋纬国这番大刀阔斧的整顿后,鲁晋二省的省政府为之气象一新,效率大增。只不过,政务委员会的15个司长、两省的30个厅长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蒋纬国,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钱,并且一个比一个更加振振有词,都认为自己负责的行业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必须得到优先拨款,搞得蒋纬国焦头烂额。

鲁晋政务委员会的公安司司长就是曾在南京战场上跟蒋纬国并肩作战的国军宪兵部队副司令、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南京军参谋长萧山令。蒋纬国是十分尊重和信赖萧山令的,因为萧山令是一个标准的、真正的军人,在原先历史上,他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地为国捐躯,由于萧山令是搞宪兵的,所以蒋纬国有意支持萧山令取代国军宪兵部队司令谷正伦。谷正伦虽然被称为“国军宪兵之父”,并且为国军宪兵部队的创建做出了不小贡献,但他为人心狠手辣、恶习不少,蒋纬国不喜欢这种人,所以重用萧山令,创建听命于他的“新的宪兵部队”。萧山令也没有让蒋纬国失望,他虽然是国军宪兵二号人物,但实际上他的宪兵部队已经自成一派,是蒋纬国的宪兵,是南京军的宪兵,南京军现有11个师,部队里每个团都被萧山令成立一个宪兵队用于维持军队纪律,另外还成立直属于第五、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宪兵队,使得南京军现有130多个宪兵队,每队约300名宪兵,共计约4万名宪兵。除了重建南京军的宪兵部队,萧山令还建立了鲁晋二省的民兵部队、警察部队以及武警部队。鲁晋二省共有二百多个县,萧山令在每个县都成立一个县保安队,保安队成员就是民兵,队长兼教练都是正规军军人,半民半兵,在固定时间进行军训,从而将其变成正规军的预备兵员,在萧山令的努力下,鲁晋二省共计约40万名民兵。至于警察部队,也是出自萧山令的手笔,每个县都成立一个警察队,两省共计约60万名警察。土改中,由于一些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武力反抗,另外,鲁晋二省内还有不少土匪势力,蒋纬国一开始派南京军去镇压,搞得影响不好,好像军人欺负平民,所以萧山令随即成立武装警察部


状态提示:第383节 建设和发展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