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158节 上海 6
后的新主人必是日本人,想要在日占上海混得风生水起,就必须要投靠日本人,并且越早投靠越好,投靠得越早就越能表现自己的“忠心”,因此,傅筱庵没把自己的资产企业撤离上海,他本人在积极地跟日本人进行接触,同时四处寻找“志同道合者”,意图组建一股以他本人为首脑的“上海工商界亲日势力”,等日军占领上海后成为被日本人扶植的上海市傀儡政权。

傅筱庵眼中的“志同道合者”自然就是没有把资产企业撤离上海的人,他认为这种人跟自己是一样的,“以不变应万变,坐等日军”。但是很可惜,举目整个上海,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蒋纬国这尊凶神的利诱加威逼,基本上没人敢得罪蒋纬国,更不敢得罪蒋纬国背后的蒋介石,再加上“汉奸”这个恶名、骂名、臭名也是绝大部分上海企业家万万不愿意背负的,所以上海工商界里有影响力的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导致傅筱庵寻找“志同道合者”的过程十分艰难,他忙活了好几个月,跑遍了整个上海,也只是网罗到区区一二十人,并且基本上都是上海工商界里的小角色,这样的团体自然形成不了什么气候,无法让傅筱庵获得能得到日本人青睐和依靠的资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液仙成了傅筱庵第一号拉拢对象。

方液仙是“国货大王”、“民用化工业大王”,地位、身份、实力都无需多言,而傅筱庵惊喜无比地发现,上海工商界展开大迁徙后,方液仙跟他一样都在上海稳坐钓鱼台,也没走,甚至还大兴土木建设新厂区。方液仙没离开上海的原因属于“国家机密”,傅筱庵当然毫不知情,对此,傅筱庵阴差阳错且深信不疑方液仙没走的原因跟自己是一样的,都是在“坐等日军”,因此他立刻把方液仙视为“亲日分子”以及最重要的拉拢对象,试图说服方液仙“携手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在战事结束后建设战后新上海的工作”。

傅筱庵不离开上海是为了媚日和降日,而方液仙不离开上海则是为了抗日。自然而然,在傅筱庵多次“登门拜访”后,方液仙立刻觉察到傅筱庵的亲日态度,并迅速通知给了杨江。

“今天下午,傅筱庵去了江湾镇新厂区,对方先生再次软磨硬泡,声称有日本商人想投资方先生的公司,一起开发江湾镇新厂区。”杨江说道,“局座您是知道的,江湾镇新厂区其实是我们那条地道的挖掘起点,如果傅筱庵这种亲日分子多次前去纠缠骚扰,可能会走漏风声。本来,我们以建设新厂区为幌子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但这个傅筱庵半路上突然冒出来,我担心这会节外生枝。”

“加派人手密切监视这个傅筱庵,千万别让这个老东西发现我们在江湾镇新厂区里的秘密。”蒋纬国吩咐道,“战事开始后,一旦掌握他的投日证据,立刻做了他。现在还不能杀,杀了容易打草惊蛇。”

“好,我明白了。”杨江肃然立正,然后向蒋纬国告别。

杨江离开后已是午夜时分,蒋纬国虽然满腹思绪,但也开始感到困乏疲惫,因此准备休息,但房间里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我是蒋纬国…”蒋纬国拿起电话,“嗯,桂庭大哥,是你啊,哦?张将军来了?好的,我马上来,嗯…我们一起去…哎,军情如火,睡个屁啊,死后自当长眠,生前何必久睡,走!”

挂上电话后,蒋纬国打个哈欠,在除了他以外已经没有第二个人的房间里自语说道:“给我准备一辆车,另外,把萧参座叫来。”

静悄悄的房间里,蒋纬国看似自言自语,但某个地方却传来一声“是”的轻微回复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蒋纬国是蒋介石的儿子,蒋介石是中国最高领袖(职位第二,实权第一),蒋介石不是普通人,所以“真正的蒋介石”肯定不是公众看到的那个样子。跟蒋介石已经相处了这么久,蒋纬国不可避免地知道了蒋介石的很多“私人秘密”,如果披露出书,肯定畅销得洛阳纸贵。蒋介石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行辕(官邸或者住所),在南京有憩庐,在杭州有澄庐,在上海有爱庐,以后退到重庆时会有尧庐,这些住所里都有他的私人办公室。蒋介石在不同地方的办公室的布局都是千篇一律:几个塞满书的大书架、一个落地大摆钟、一张办公桌,桌子上放着一部电话、一盏台灯、一个水杯、一套文房四宝(蒋介石批阅公文、写日记都是用毛笔),桌子后面是一面国旗、一幅巨大的孙中山的全身画像。蒋纬国曾多次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与蒋介石商谈高级机密,很多机密都因为蒋纬国的“未卜先知”而极度重大,甚至是惊世骇俗,比如中东油田。第一次商谈时,蒋介石先是认真听,然后突然打断蒋纬国的话,接着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最后示意蒋纬国继续说下去。在此之后,每当蒋纬国跑到蒋介石办公室里汇报高级机密时,蒋介石都会先轻轻地咳嗽一声。

一开始,蒋纬国对此没在意,次数多了,他隐隐约约地感到奇怪,某次,他终于明白事情真相了,让他打了个冷颤。

蒋介石是全国最高领袖,很多很多次,为表达他对某人的信任或对某事的重视,他会邀请某人或某几个人到他办公室里与他单独相处,一方面为了保密,一方面是为了暗示自己对此人的信任,此人会顺理成章地想:“委员长竟与我单独共处一室、促膝而谈,由此可见,委员长确实是


状态提示:第158节 上海 6--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