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雄秦崛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败因

安邑城内,交通枢纽已经是被老秦士卒所把握,限制出行和宵禁,以至于让这座往日里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魏国故都,居然是变得有些冷清,居然还是带着一丝肃杀之气。

这安邑也不愧是魏国的故都,林玧琰所率的右军锐士营在这里不仅是仅仅驻扎了三日,便是将安邑之内的积攒搜刮一空。

似魏武卒的军备,不可否认其强大的单兵实力的确是中原数一数二的步卒行列,然则让中原诸侯列国不敢对魏武卒有所窥视的真正原因,乃是在于魏武卒的军备,乃是全部采用的铁器铸造。

三晋之地位于中原腹地,冶炼铁矿乃是快了其他区域百年的时间,锻造出来的铁器,尤其是装备在魏武卒身上的刀戈甲胄,皆是一等一的上好制铁冶炼铸造的。

对于这些军备,林玧琰亦是没有打算客气什么,直接是从安邑之内的武库尽数搬了出来,装备在了老秦锐士的身上。

老秦地处偏僻,铁矿不足,且是铸铁的工匠亦是没有多少,故此,老秦留给中原诸侯列国的印象,乃是每每与老秦交战的时候,老秦的士卒常常是解开自己的衣甲,甚至是赤膊着上身,与敌卒交战。

例如前不久老秦锐士攻陷安邑的那一战。

这也无怪乎老秦锐士会这般做,虽然铁器已经是流传进了老秦地域内,但老秦军中仍是有着数量可观的青铜器存在着。

这些青铜盔头甲胄,十分笨重,不及铁器的轻便,往往在战场之上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老秦士卒便是将笨重的甲胄解下,以换取自身行动的敏捷性,追杀敌寇。

史籍记载,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当林玧琰近来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亦是颇为感慨,这固然是当初魏武卒百战而无一败的强大原因之所在,但亦是现如今魏武卒没落的根本原因。

没错,自从老秦军队进驻安邑之内,林玧琰便是十分好奇,那魏武卒为何在与老秦锐士的交战之中,表现不佳,甚至是到了最后居然是发生了溃兵的情况?

要知晓,魏武卒让整个中原诸侯列国忌惮亦不是空穴来风的。

到了安邑几经探查之后,林玧琰终于是得到了答案。

魏国的武卒已经是没落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魏国对于武卒给予了太多的厚望,以及丰富的物质赏赐。

魏国的武卒制度属于募兵制,最大的问题是随着士兵的年龄增加,战斗力下降厉害,而且老兵因家里有房有地,都是当地的大地主,打仗更惜力怕死,因为一旦死了就领不到俸禄。

因此打仗时往往要么大胜,否则全军覆没,老家破产要么打仗时争相逃命。时间久了军官也会中饱私囊,克扣军饷,进而导致军队哗变,士卒溃逃。

魏人对魏武卒的看重丝毫时不弱于大魏的旗帜,毕竟大魏的旗帜只是代表了魏国的强盛与荣誉,但是明眼人却是能够看出来,魏国的强盛与荣誉乃是建立在魏国拥有魏武卒这等强大兵力之上的。

故此,即便是安邑城邑之内的这些鱼肉乡里,肆意妄为的老氏族,亦是不会轻易动摇魏武卒的利益。

长而久往,无仗可打的魏武卒便是退到了自己的乡邑之中,安安稳稳的从事生产,享受战争红利带来的巨大地位升阶。

第一代魏武卒乃是起身于乡里之间,或是黔首,或是隶民,这些人除了空有一身气力,家徒四壁,身无长物。

故此吴启将这些人聚集到一起,训练出来的第一代魏武卒,有着丰厚的物质赏赐,再加上吴启刻意终是操练士卒,故而造成了吴启帐下魏武卒百战而无一败的胜绩。

然而,这些再次回到了家乡的魏武卒,虽说是解甲归田,但因为之前的战功赏赐,这些武卒回到家乡才是发现,自己在军中积攒的战功赏赐已经是超过了乡中的土绅。

甚至是因为乡里乡亲对于保家卫国的武卒崇拜心理,即便是往昔乡中的土霸,亦是对这些归乡的武卒假以和颜悦色的对待。

正是种种原因汇聚到一起,魏武卒退回到乡中,便是学会享受起来了,魏国的强盛,尤其是河西的交战又是被魏国公室用新建的河西军多数抵挡了,这些魏武卒已经是许久不动兵戈甲胄了!

也就是荒废了往昔辛苦训练出来的杀敌技巧。

魏武卒的优厚待遇亦是让庶子出身老氏族子弟活络起来了心思,纷纷是加入到了魏武卒的行列,这些往日只知在安邑之内斗鸡走犬的老氏族子弟上了战场往往只会躲在军阵的最后,有的甚至是见到了短兵交接的前列武卒,甚至是瑟瑟发抖。

而那些残留在军中的老魏武卒,要么年纪太大了,换做了让在富贵之中长大的家中子弟,这些魏武卒大多数都是家中有天有地,打起仗来,多半是惜命,一旦自己死了,家中积藏的财富也就是成了过眼烟云了。

是故,这般心态的魏武卒,岂能够有不败之理!

故而,魏武卒依旧是应了那一句古话。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林玧琰在洞悉魏武卒战败的原因之后,亦是有一些唏嘘不已,或许那逄涓麾下所辖的魏武卒,或许还是拥有着一些当初魏武卒的风采,但是逄涓的魏武卒总归是带着逄涓的个人色彩。

而当初名震中原的魏国名将吴启所在的魏武卒时代,已经是彻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败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