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并州李义>0194:最终的封赏

州牧,其实在这个时期和刺史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的职责都是监察地方,或者说,是监察地方郡守、县令有无失职,以及地方大族是否和地方官吏勾结,兼并土地横行乡里等等。再简单的说,就是地方郡守、县令治民,州牧、刺史治官以及地方豪强。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州牧和州刺史的职能肯定不会全都一样,因为州牧的官秩是两千石,而州刺史的官秩不过区区六百石。单从官秩上来看,州牧的权职就不可能和州刺史一样。

但随着州牧和州刺史的名称不断交替使用,最终于建武十八年,又改为了刺史,官秩六百石,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直都是刺史,为什么皇甫嵩却领冀州牧而不是冀州刺史呢?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方面,黄巾之乱时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就是冀州,如果派个寻常之人出任冀州刺史,那么未必能够镇得住地方。而皇甫嵩就不同,携带大破黄巾之功,由他来坐镇冀州显然是再好不过。

但是!皇甫嵩身为左车骑将军,又怎么能兼任区区六百石的刺史呢?要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刺史都是官秩600石以下的官吏升任的,如王允这等从六百石的侍御史转任豫州刺史的人都很少。

另一方面,以州牧为名,皇甫嵩在许多方面会拥有比刺史更加大的权限,哪怕这个权限是隐性的。

所以,为了以示遵从,才给了皇甫嵩冀州牧的位置。而李义也是同理,虽然刘宏没有说明飞将军到底是什么一个官秩,但显然绝对低不了。那么兼领并州,自然不可能是州刺史而只能是州牧了。

“并州牧啊……”刘宏闻言沉吟着,对于何进和张让的话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义问道,“子康你觉得呢?”

“承蒙大将军看重,臣愿意像先祖那样镇守边疆,使那胡人不敢来犯!”李义恭声应道。这对于李义来说毫无疑问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不是不能够表现出来,恐怕他早就咧开嘴大笑了吧?

李义的话音一落,皇甫嵩也开口说道,“陛下,臣也以为大将军所言甚是。李君候自出仕以来就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但不论是斩和连、出猎塞外扬我大汉军威,又或者平定黄巾乱贼,均是征战沙场之功。所以臣以为,应当先让李君候在地方上历练一番……”

听到皇甫嵩的话,袁隗等人不禁一愣,因为他们本来以为皇甫嵩作为李义的长辈,肯定会反对这件事情。毕竟下放地方……在他们这些朝中大员的眼神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尤其还是并州这种酷寒之地。

而如今,他们不得不改变这个想法了,“看来这李子康被义真影响的很严重啊……”袁隗等人心中暗想着,不过对于李义的想法他们也不是不能够理解,因为许多将门出身的人确实不怎么喜欢进入朝堂。

理由……自然是因为他们不希望介入那些纷争之中了,别的不说,皇甫嵩昔日就是这么干的。昔日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先后征召他为官,都被他给拒绝了,直到刘宏以公车征辟他,他才担任了侍郎一职,不过随即就找人把自己弄到北地郡当太守去了。

想着,袁隗等人对视了一眼,随即对刘宏恭声说道,“臣等附议!”

李义留在地方,对于袁隗等人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时失去了李义,让他们失去了和宦官斗争的一把武器。不过好处却也有,因为如果李义呆在地方,那么朝堂之上也会少了一分变化,袁隗等人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拉拢何进以及和宦官斗争上面。

毕竟,李义进入朝堂之后到底会引来什么变化谁都不好说,虽然袁隗等人目前对李义的态度很好,但那不过只是示好拉拢李义罢了。如果李义未来成长到让袁隗等人难以控制的程度后,袁隗等人还可能如此吗?不可能!

闻言,刘宏沉吟着,他还是很纠结,因为就在不久前,刘宏还把李义当作是他的霍去病,而如今,竟然变成他的李广了?这种变化到现在还是让他很难接受。只是如今就算再强留在身边,似乎也改变不了李义已经变成李广第二的事实,飞将军、无双侯、这两个词现在刘宏想起来就很是郁闷。

而就在这时,邓盛匆匆赶了回来,“陛下,臣已经询问了过了,五原郡如今有7831户,另外五原郡边上的云中郡为7428户……”邓盛恭声汇报着。

“既然如此,就食五原郡和云中郡两郡的食邑吧。”刘宏闻言沉声说道。

在这个时代,分封列侯的时候,都是以县为单位,比如说李义是无双侯,那么封地就是无双县,只有食邑不够的时候,才会食多县的民户税租。比如皇甫嵩就是是槐里和美阳两县。

像李义这种直接食两个郡税租的列侯,却是前所未有,因为绝大部分以郡作为封地的,那都是王侯。但刘宏之前答应了李义将九原县作为李义的封地,可偏偏整个五原郡都凑不齐这么多的民户,如果改封内地,刘宏面上却也挂不住。

加上自从匈奴内附以后,并州除了上党、雁门、太原三郡之外,其他基本都已经处于半放弃的状态,所以将这两郡都交给李义,刘宏倒也不心疼,就算说出去,也不会引来非议。

而且如此以来,确实如何进他们所言,能够起到一定威慑北方鲜卑人以及并州内匈奴人的效果。

听到刘宏的话,袁隗等人并没有多言,因为这种事情虽然听起来合适怪异,


状态提示:0194:最终的封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