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末汉之魂>第四百六十九章:断子绝孙

去年皇帝得知他亲自下旨安排入手、牛马费心劳力送达前线的红夷大炮寸功未立全部被叛军缴获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下旨逮拿兵部侍郎都督刘宇烈进京问罪。

如今方正化夺回了其中四门红夷大炮,完全可以上奏天子夸功,内臣露脸了皇帝当然脸上有光。

登州城里的居民没有被叛军吃光,还有三四万面黄肌瘦的老百姓被解救,方正化和李若琏不仅仅是为了捞名声,也是可怜那些饥寒交迫的登州老百姓,他们立刻用黄汉支援的倭国精米熬粥赈济饥民。

都快饿死的登州老百姓喝了两碗稀粥后一个个感激涕零,人人感激朝廷兵马解民之倒悬,都在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谢监军大人给活路!”

二月十三凌晨,接到快马送来的消息,当天晚上住在莱州的山东巡抚朱大典吓得面如土色,眼看着登州城将要不攻自破,此时监军发动夜袭遭受失败乱了部署岂不是前功尽弃?

朱大典带着十几个家丁立刻往登州赶,谁知被锦衣卫挡在了城下,任凭这位巡抚暴跳如雷,锦衣卫根本无动于衷。

见此情形,陈洪范、刘良佐、邓玘、金国奇等等总兵官和关宁诸将都气炸了肺。

他们几路人马最短的跟叛军打了小一年,时间最长的打了一年多,唯有锦衣卫和京营人马在十月底才赶到登州,如今却捡了桃子,当然导致众将不服。

这时大家都想起了出战的那一夜,一个个都悔不当初。人人都在暗地里骂娘,骂监军断子绝孙。

冷静下来的朱大典此时反而心如止水,不管怎么说,登莱平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是不争的事实,他作为统兵的最高文官到手大功理所当然。

至于谁得到了大量缴获,哪一路人马得到了大量斩获,对于朱大典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反正肉烂在锅里。

其实朱大典对方正化的感觉不坏,相处几个月,他发现这个太监根本不索要无度,还利用他跟平辽将军的关系搞来不少粮食,使得严重缺粮的大军少了许多负担。

想必锦衣卫和京营不肯其他军队入城就是为了多得缴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毕竟攻破登州就是他们血战的结果,毕竟他们肯定欠下了平辽将军不少粮草银子需要归还,朱大典干脆不闻不问战后争利的琐事。

方正化何尝不知群情激愤,他才不在乎呢,他掌握一条原则,对皇帝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嫡系负责,他太监一个又不怕被人诅咒断子绝孙。

把登州城里搜刮一空后,京营人马锦衣卫才撤出去城外驻扎,把这个烂摊子交给朱大典和一帮文官接管,捷报和请旨回京的奏疏已经在攻破登州的次日就由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估摸着皇帝的圣旨没几日就会下达,平叛军队各回原驻地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运气不好的将领会被调入山陕参与剿杀流寇。

方正化分析刚刚立下大功的京营不会被远调,有一支能打且贴心的军队在京师驻扎,皇帝应该会觉得安心许多。

通过登州平叛,证明了训练京营人马卓有成效,接下来怎么办?

自然应该是再次选拔京营将士们加强训练,减少影子兵、样子货,增加敢战、能战之人。

确实如此,其实崇祯皇帝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只不过他的眼力实在够呛。

历史上从破格用一介布衣申甫为副将带着七千人马送死,到把一个从来没有带兵经验的翰林院庶吉士连升八级委以重任带领几万人马肉包子打狗,以及委以袁崇焕这个大忽悠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权力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充分说明崇祯肯用人、渴望得到人才,可惜他实在不是一个知人善用的英主,一句话,崇祯资质有限,他太平庸了,根本驾驭不了内忧外患的末代大明。

现在有了被证明知兵的家奴方正化,崇祯一定会大用特用,天子亲军锦衣卫也会获得比历史上好太多的权力。

孔有德断臂求生抛下一大半人马扬帆出海目标镇江堡,这一片海域东江镇人马无比熟悉,自认为到达目的地夺取立足点再联络后金争取到一个好的投降条件不在话下。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得花儿都谢了的黄汉终于在二月十四日晌午得到了登莱叛军的船队出海的消息。

有二十几艘“红旗军”哨船会一直尾随监视,不会跟丟这比较庞大的船队,知道事关重大,水营还有几艘新式战船在接应。

沈宪宜主抓这一次的跟踪任务,他会不间断派遣哨船报告叛军船队已经到达的位置,以及按照他们的船速和航向大致判断五个时辰后,叛军船队应该在什么位置。

在旅顺口集结的战船倾巢出动,最大的三艘战船排水量已经在一千五百吨左右,跟缴获的荷兰甲板大战船乌德沃特号个头差不离。

早就完成修缮焕然一新的乌德沃特号已经服役,现在的见习船长是沈明。

“红旗军”水营已经拥有排水量超过五百吨的战船足二十七艘,除了两艘缴获的荷兰战船其余全是硬帆、软帆混搭中西合璧的老闸船式轮桨新战船。

水营已经把原有的二号福船和朱印船等等,全部淘汰成为了“日月海运”的运输船不配备火炮。

去年在建造三艘排水量一千五百余吨的战列舰之时加大了建造小船的力度,水营现在拥有排水量在一百吨到三十吨的哨船和小型战船达到七十二艘。

排水量三十吨的哨船只装备两门一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九章:断子绝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