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网络游戏>立鼎1894>第四六八章 一个都不宽恕(一)

在杨浩看来,“炎黄鼎”就是一台只有基本底层指令,却没有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凭空横跨在两个时空之间的空白电脑。就其影响范围来看,毫无疑问,乙位面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硬件”,而自己一家人不断施加的影响,最终引导形成的那一系列政策法规、运行机制,便是一套套的软件了。

六年时间,初步建立起来的新政府,执行的政治制度,秉持的“以中华文明为本、以中华民族为根”的思想核心,“一切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共同富裕、官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人民当家做主参政议政、全民所有制为主、民营为辅、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全民基本保障制度......等等。

事无巨细的一系列成型政策法规,聚合成为一套能将整个国家所有人囊括进去,在真正实现百姓为人民的革命性变化,以明确制度形式规范各行各业每一岗位的参与者专业对口,能力相符。建立明确清晰严谨合理的管理体系和上升渠道,以一会两党多方参政的方式解决执政问题,基层实现“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实质就是要求任何一个管理岗位上,不得出现完全外行空降瞎指挥,不能出现一长制大权独揽,对下层打压控制奴役不准说话---这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切以经济利益私人利益为中心的做法。

一系列参照本世界百年中国艰苦历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毛病,走的各种弯路,存在的各种隐患,都尽可能的以制度去避免,去改变。

随着政治上统一全国的实现,作为上层建筑核心思想的一套东西也基本总结出来,在杨浩掌握大权的相当长历史时期内,都将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这一点,杨浩非常像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改朝换代的大好局势下,凭借威权强行制定并推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然后用数十年来毫不妥协的执行下去。

不同的是,朱元璋没有吸收两宋灭亡的教训,又小家子泛滥,老想着以一国养他一家千秋万世,制定的经济制度一塌糊涂。又过度抬高文人的地位,导致两宋那种严厉压制武人的风气变本加厉,最终导致整个国家被一群完全不通实务,只会指手画脚的迂腐文人给掌握主导权。

杨浩却能凭着两个时空的便利条件,在奠定个人威权的基础上,遥控两党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制定“以人为本”的政绩考核制度。在政府职能领域全面推行专业化,最大限度的保证不会出现千年以来那种,领导干部全都是玩人文的高手,争权夺利都是高手,具体事务一窍不通,偏偏还喜欢比手画脚瞎指挥。---这种情况,不能出现。

在国民教育方面下大力气全面扫盲,最大限度削弱旧文人儒生的话语权影响力。在各年龄段学校推行文武并重的教育制度,把学生视为国家宝贵财富,严格把控其个人基本素质,保证尚武之风贯彻始终。

十年二十年后,整整一代文武双全的青年成为骨干力量,经过基层实务磨练积累经验,逐次选拔进入领导管理岗位,杜绝只会寻章摘句吟诗作赋写文章的酸丁爬上高层。

放开学术钳制,打破宋儒理学一统天下的格局,真正从百家圣贤思想中汲取优秀智慧结晶,倡导知行合一的全民修养素质。

一张白纸好作画,清朝败亡,新朝更替,一切制度都可以推倒重来,阻力却又是最小的。有了前期五年按部就班的推进,尤其是整个工人阶级基本从一片空白建立起来,一切以杨浩推行的政策制度为圭臬奉行。由此而培育出的一代工人群众,都将成为衷心拥护其思想理念的坚定力量。以庞大的工人阶级为先锋为核心,保障群众基础的稳固壮大,从政策上杜绝投机分子窃据高位。

以三十岁左右“华兴会”会员为核心,外在支撑起两大党派的顶层政府机构,坚定不移的奉行杨浩为领袖,便不致出现大权旁落、群体架空、阳奉阴违、政令不出中枢的问题。

在乙位面的广大国人看来,中国之所以能从倾覆的悬崖边上拉回来,全靠杨浩这位“大宗师”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整个国家没有人能从思想层面去把他比下去,无数以其名创立推行的制度深得人心---这个人,是真正指代全体国民,而不是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嘴里的“人、民”。因为在传统文人眼里,基层民众只算是奴才奴隶牲口,不算人。

把亿万深受苦难的百姓变成人,是杨浩从本世界伟人那里照抄借鉴的经验。防止腐朽文人上台夺权,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暗中颠覆,重新把全民所有的权利集中到他们那一阶层手中,则是吸收的经验教训。

宋代以来,一个光读书就能成为人上人的风气绵延千年。一个光读书就可以凌驾于众生之上予取予求、生杀予夺,一切以私利为中心肆无忌惮的乱发言论,一点苦都不肯吃一点累不想受,遇到危险就跑到远处不痛不痒的说几句,看到好处就凑过去伸手捞现成的,过度强调个人私利,却将民族国家利益抛在一旁......。

这种千年以来代代不绝,到了明代集大成者便是东林党,宁可把国家折腾垮掉,置亿万同胞百姓的生死存亡于不顾,一切以其自身利益出发胡作非为,最终拖着整


状态提示:第四六八章 一个都不宽恕(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