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网络游戏>立鼎1894>第四五一章 大清末日(二)

早在逃难到西安,惊闻革命军在陆上战胜列强联军,在海上三次击败各国海军的消息之后,慈禧太后确定大清朝廷复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杨浩忽然出事,又或者革命军内讧,否则基本没机会拨乱反正。

其后两年间,革命军一步一步走的太过稳健,所过之处的土改工作无比彻底,同步推行的工农业建设大潮,将潜在的危机摧枯拉朽一般的毁掉。清廷想要蛊惑一些人来制造舆论压力,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几个有胆子站出来说话的。阶级斗争的铁拳面前,一切试图顽抗的力量都要被无情的粉碎。

清廷又想着去招安册封落草为寇的乱民,结果派出去的人连山头都摸不到,更别提什么联络计谋了。革命军作业流程太过严谨了,一上来先以雷霆之势消灭所有非法武装和不法分子,那真是雷厉风行,杀的尸山血海!能够侥幸活下来的,基本都在劳改营中干苦力,又有哪一个能秘密组织人手闹事?

在新政府的严密统治体系下,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动员起来,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不客气的说,广大人民群众连跟老婆亲热的功夫都没有,人人都忙着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说特么有那闲工夫听外边人胡说八道?

更别提,身份证制度之下,胡乱流窜的人一看盖章就知道是否可疑,不等他们活动到位的,警察都已经找上门来查问个清楚了。

大清国彻底没了希望,清廷只好全力准备退路。修建纵贯陕西的公路市一方面,另外则部署了各种防卫手段。

在绥德州,一直有近两万人的部队驻扎,严防革命军从太原方向杀过来。

等到现在两宫和十几万旗人大转进的时候,这支部队则担负起掩护后路,制造麻烦的重任。

已经打定主意不回来了,清廷也就不必再装出道貌岸然的嘴脸。他们两年时间里几乎抢光了关中地区的民脂民膏,往北撤走的时候,蛮横的把一直到延安府的沿路州府县城,能够抢劫的粮食、物资、金银财宝,全都掠夺一空!

大部队过了绥德州,殿后部队突然对沿路州府实施最彻底的破坏!城市主要城防建筑全部炸毁,民房全部纵火焚烧一空!眼瞅着就要熟了的麦子,也被他们放火烧掉!敢于抗争的平民,全部杀掉!

从绥德到榆林,数以百计的镇子变成燃烧的地狱!所有城市被摧毁,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百万孤苦无依的灾民,无助的哀嚎!

当两宫大驾终于跑出长城之外,进入草原中部,方圆数百里之内都不可能有军队追击,他们便把榆林彻底摧毁。

昔日防御草原胡虏入侵的长城关墙,再次燃起滚滚烽烟!

负责殿后的这支军队非是别个,赫然正是袁世凯辛苦打造,处心积虑留下来的武卫右军!

武卫右军在陕西整编之后,原来的马步炮三队全部打散,编成为五镇。每一镇分为两协,各4038人,又分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镇还辖炮队一标(官兵1756名)、马队一标 (官兵1117名)、1个辎重营(官兵754人)、1个工程营 (官兵667人)。

通算起来,一镇兵马总数12512人,与现代军队的一个步兵师规模相仿。

但实际上,这五镇兵马没有一个是完全的。兵力最多的也不过是六七千人,最少的甚至只有四千多。五镇之中的马队和炮队都严重不足,仅有定额的三分之一。工程营之类,更是成了滥竽充数的疲兵安置之地。这导致五镇兵马的战斗力直线下降,远远比不上护驾西狩之处的那之大军。

唯独第一镇是全装满员的,不但达到一万两千人的足额,甚至还有超出。

在武卫军中,第一镇又被称为“旗镇”,皆因统治凤山是旗人,绝大多数士兵军官也出身旗人,极少数则是从原来五万右军之中选拔出来的,军事素质过硬,又对大清忠心耿耿的优秀官兵。

尤为突出的是,第一镇还拥有超过其他五镇总数规模的炮兵和骑兵。所有清廷花了昂贵代价买到的75快炮都集中于此,所有马克沁重机枪也都被他们优先装备。只要不是出其不意,便是其他五镇联起手来,都未必能打得过他们。

除此之外,荣禄还严格控制另外五镇的兵马。其中第四镇的统制,便是将袁世凯的亲信家奴吴凤岭给换掉,提拔忠心于大清的张勋上来担当。加上吴长纯为主、江朝宗为辅的第五镇,清廷事实上掌握了武卫右军。

此番断后,便是以第一镇压阵,第四、第五镇具体实施,一路上劫掠杀戮,坏事做尽!

至于第二、第三、第六镇,加起来总兵力不过两万,被分别派遣出去担任别的任务。第二镇给一杆子支到了甘肃秦州,第三镇派去了安康,第六镇被派去了汉中,都离着中枢远远的。两宫往北逃窜的动作太快,他们想做出反应都来不及。

后顾无忧之下,清军放开手脚大肆破坏!

榆林以北的恩多尔拜山下,武卫右军总统行辕之中,大腹便便好似怀胎八个月的荣禄高距山顶,用望远镜看到那升腾的烟柱,满意的点点头:“奴才们做得不错。如此以来,却再也不必担忧他们反水了。”

逼着两镇兵马痛下杀手,便是要以此彻底绝了他们的贰心。唯有跟着朝廷一条道走到黑,乖乖的当奴才是唯一的出路。哪一个若敢回头,一定会被革命军清算,公开审判千刀万剐的。

旁边的戈什哈谄媚的奉承:“大人神机妙算,英明之至!”


状态提示:第四五一章 大清末日(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