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以前朕只知道我大乾以骑射立国,却不知我大乾于火枪应用也如西洋诸国一般无二,只是器械陈旧,不如西洋精利。”光旭转头对林逸青说道。
“皇上所言极是。”林逸青笑着点了点头,对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聪明颖悟很是满意。
其实林逸青也是不久前才了解到了渤人八部武器装备的这个历史情况。
大乾八部劲旅装备的渤海弓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传统弓,之所以一直装备到本世纪中叶,其实与什么“游牧民族的保守落后****弓箭不爱火器”没一毛钱关系,他调查宫廷的《渤海国旧档》知道,火器特别是火炮,一直是大乾帝国的前身渤海国军队构成的重中之重,处于最优先级的顺序,这是有渤海国乃至大乾朝一以贯之的军事方针,然后可佩弓的健壮者佩弓,体力不适宜拉弓射箭的,用三眼铳和火枪。所以真正的优先顺序是火炮大于弓箭大于火枪,渤海弓之所以在头两个世纪初到前一个世纪初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优于火枪,是因为其可以在中近距离持续密集投射重箭,这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林逸青通过《大乾武备志》中渤海箭的箭长和重量了解到,目前已知的眀朝存留下来的箭基本上都算不上重箭,所以无论穿甲效能、杀伤力都大打折扣。从这一点说。历史无情的用淘汰了眀代的开元弓和小梢弓。给渤海弓这样的重型弓创造了历史机会。
但是。火器特别是火枪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综合效能(射速、射程、精度)弱于渤海弓,但是它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征服准噶尔汗国过程中,准噶尔军装备的赞巴拉特火枪就已经在精度和威力方面超过了乾军的老式鸟铳,所以乾军缴获准噶尔军的火枪以后也紧急进行仿制,甚至一度成为主力火枪之一,然后因为同俄军的几次交战,使得乾军将领认识到了己方装备的不足。大力发展火枪,使火枪在乾军中的比例不断升高,特别新型火枪的装备,占据了很高的份额,最迟到本世纪中叶,当火枪在射速、射程、精度已经完全超越渤海弓的时候,这个弓种就基本退出了战争领域,虽然习射仍然被作为一项值得尊重的传统技艺在渤蒙八部当中开展,但是作为兵器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
“既然火枪之利远大于弓箭,为何皇额娘还要朕习从祖制习练弓箭呢?”光旭又问道。“我大乾各军何不废弃弓箭,全用火枪呢?”
“皇上问的好。”林逸青微笑着答道。“皇太后要皇上从祖制习练弓箭,是为了让皇上锻炼身体,体会祖宗昔年创业之不易。我大乾军中目下尚习练弓箭,也是为此,若是战阵交锋,则全仗火器,能用到弓箭的地方,不过雪地丛林,小队或单人偷袭暗斗而已。”
“林师傅的意思,如今的两军战阵交锋,弓箭已然完全用不上了,是这样吗?”光旭又问道。
“确是如此。”林逸青点头道,“现今之西洋强军,讲求纪律和集体配合,而非个人的战技和武勇。西军很早便装备了火枪,不是因为那个时期的火枪在性能指标上优于弓箭,而是加装了刺刀的火枪可以让他们兼顾远射和肉搏,从而让他们的组织纪律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战场上,他们以连为单位列成严整的横队,此时一个营甚至一个连就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单位。这个单位可以独立胜任进攻,固守,远程射击和白刃格斗,反骑兵等所有步兵战术任务,他们的上级指挥官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作战条例对他们进行部署,结合战场情况来调整兵力分布,这一个个战术单位就能胜任所有的作战任务。这类全能兵种对战场有着全能的适应性,不必再像西班牙式方阵或者前眀的神机营那样让火枪兵和刀矛步兵交替前出,轮番变换位置。因此其阵型灵活程度和机动性也远远超过前者。”
“较之三段方阵,一字长蛇阵(散兵队列)不是更灵活么?”光旭又问。
“皇上所言甚是。但是,而今的火枪射速和射程还是有限,一支部队还不能只依靠火器打得对手完全不能近身肉搏当然用弓箭更加不可能。更不要说面对风驰电掣的骑兵了,这样的情况下用一字长蛇阵列无异于自杀。”
“原来如此。”光旭明白了过来。
“西军早期的一字长蛇阵列步兵前进时需要鼓点来控制步伐,每走一百步需要半分钟时间来整队。实际上皇上只需要稍微的思考就能明白,队形稍稍错位并不会对射击时的火力密度和士气有着丝毫影响。整队的目的在于,让线列步兵保持严密的队形能确保整个部队铁板一块。他们肉搏可不是打群架,而是一排人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前一个劲的戳戳戳。在英法七年战争时的罗斯巴赫战役中,法军和圣罗马****正是因为队形不严整导致变阵时脱节,被普鲁士骑兵一次冲垮。被打散阵列的步兵是没有战斗力的,因为他们平时所接受的格斗训练就是站成队列往前刺。”
“原来使用火枪还和阵列有如此大的关系啊。”光绪对照着桌上的林逸青送给他的图册看了起来。
“皇上可知,在那个时代的欧洲,把目不识丁的农民三个月训练成可用的线列步兵,秘诀就在于只需要通过体罚和高强度训练培养其对纪律的服从,然后教他们最简单也是最致命的攻击方式。那样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