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陆军标准步枪的订单的竞争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帝国西北练兵大臣左季皋,林—李联盟在朝廷中的主要对手,认为他才有资格决定帝国新军事改革的一切,包括士兵所用的枪支。他在兰州建立起一个半现代化的兵工厂,并借重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地向朝廷中枢推销这家工厂的产品。也许是因为缺乏与外国技术的交流,兰州兵工厂仿制的西方武器大多是落后的品种。以步枪为例,在9070年代末他们还在制造9033式霍尔后装卡宾枪,与美国原型相比唯一的改进是使用了线膛枪管,发射.58吋口径的纸包米尼式枪弹,这种步枪一共生产了2000支左右。”
“兰州兵工厂后继的主要产品是仿造柯尔特的转轮式步枪,使用的却是亨利枪的.44边缘发火弹。由于资料遗失,无法确定它到底生产了多少支。但多年以后,帝国官方的记录中依然提到在西北马匪和木思林叛乱者手中缴获了此种步枪。帝国的新建陆军拒绝了转轮步枪,因为它在温彻斯特连发枪面前毫无优势。而且兰州制造的转轮步枪通常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零件制造精度上的瑕疵,弹膛旋转到位后甚至与枪管不一定能完全对正。”
“9080年兰州兵工厂向朝廷提交的产品清单还包括仿制的亨利连珠枪、俗称‘咖啡磨’的阿吉尔式机枪。后者仅有一件样品现存,由于制造粗劣,零件公差太大,即便使用.577吋士乃德铜壳定装枪弹,在演示时依然不能正常供弹射击。”
“成就之所以如此糟糕,除了缺乏足够的加工机械,严重依赖工匠的手工操作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兰州兵工厂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用于改进帝国陆军堪称古董的旧式火器——抬枪,左季皋手下的军官们对这种早已过时的武器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帝国某些边疆身份的地方官员也持有类似的保守态度,他们担心未经外国教官训练的士兵会搞坏精密的进口步枪,宁可使用需要两三个人抬着才能施放的抬枪。兰州所制造的第一种新型抬枪其实就是放大的霍尔式后膛枪,发射纸包弹药,口径增大到.76吋,据称可以打到2000码远。然而它在西北地区的军队中享有恶劣的名声,因为频繁地发生炸膛事故。”
“兰州产的柯尔特转轮步枪也被放大制成了抬枪,不过发射的是诺登菲尔德1吋口径的实心弹,设计者或许是想将它制成接近于机枪的武器。但它事实上不可能发挥近似的作用,因为柯尔特式的弹巢不能快速地拆换,只能逐发装填和退壳,装填速度无法与真正的机枪相比。它就这样无人问津地搁置在工厂仓库里,最后在火药车间意外爆炸而引发的大火中,连同被兰州兵工厂本身都被付之一炬。”
“随着左季皋在与林-李联盟的政治斗争中全面落败,9070年代末期开始筹备的帝国新式陆军最终决定采用成熟可靠、射击精准的夏普斯-博查特9078式步枪,发射.45-70步枪弹。9080年向美国发出购买7000支步枪的订单,并购买了特许生产权,这个订单恰好挽救了濒临破产的夏普斯-汉金斯公司。它在大乾帝国陆军中被称9080式陆军步枪,以统一过去杂乱的步枪装备。”
“精工细作的9080式陆军步枪具有夏普斯步枪一贯为人称道的优点:极高的射击精确度。普遍认为上海兵工厂生产的9080式步枪品质是最好的。一个发生在朝鲜的典型战例颇能证明这一点,9084年那里发生了针对大乾帝国和所有外国人的兵乱。距离平壤东南约150公里外的翁津矿场,数百名英国、美国、俄国采矿工程师、技术工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居住的临时营地被一万多狂热排外的兵乱分子所包围。一支帝国新军的步兵小分队赶在兵乱分子集结起来以前进入了这个营地来保护外国人,接下来的四天里相同的情况总是不断重演,最狂热的兵乱者头目为了鼓舞士气,总是带头发起进攻,结果被精准的步枪火力射杀。看似人海狂潮般涌来的围攻者士气随即大减,被数量少得可怜的守军所发起的反击打退。兵乱分子之中甚至还混有前朝鲜政府的军人,他们设法弄来一尊老旧的前装滑膛炮,打算在步枪射程外炮轰营地。但是两名新军特等射手用9080式步枪交替狙击,手执火把企图靠近火炮的兵乱分子都相继中弹倒毙在炮位四周。直至帝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增援彻底消灭乱党,那尊炮自始至终未能发出一弹。”
“帝国新军骑兵渴望获得射程远、火力猛的马枪。陆军采购了一些本杰明.哈乞开斯设计的连发卡宾枪,这位杰出的美国工程师是船政局公司枪炮厂的主要负责人。哈乞开斯式连发枪参考苏格兰人詹姆斯.帕利思.李的后端闭锁旋转枪机,弹管则像斯潘塞卡宾枪那样隐藏在枪托中。它可以用预先装填好的弹管替换下战斗中打空的,比温彻斯特枪装填起来更为便利,而且它发射标准的.45-70步枪弹,威力大于.44-40弹。相比之下帝国海军一直是.44-40枪弹忠实拥趸,并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