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八月十二日,杨素下旨在宫中大宴群臣庆祝三场大胜,勋贵与在京凡五品以上的官员尽皆受邀入宫。等到夜晚之际,群臣都已经早早来到宫内等候。
等到天色渐晚,杨素这才带着王承恩领着一众内侍姗姗来迟。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都入座吧。”杨素率先坐在主位上,先众臣招呼道。
“臣等多谢皇上!”一众大臣弯腰行礼之后纷纷入座。
待到群臣纷纷入座之后,杨素笑着举起金樽向众臣笑道:“此次清军十余万之强虏入关,我大明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京师被困举国汹汹,到闻报新城捷音,京师士庶,空巷相庆,全靠众将士效死,方才能一举大破清兵,毙一公爵,清兵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出关,此三十年来所绝无,深足为我大明吐气,众卿当满饮此杯,与天下同庆!”
“臣等遵旨,与天下同庆!”一众大臣举起酒杯同饮一杯。
杨素等到王承恩替他倒满酒之后又道:“孙阁老镇守辽东,趁清兵入关之际,派关宁铁骑奔袭沈阳击之,逢人立碎,斩首五千余级,此乃我大明首次攻入清朝境内,孙阁老劳苦功高,诸位爱卿当与朕遥敬孙阁老一杯。”
说罢杨素起身举起金樽向北遥遥一敬。
“敬孙阁老!”群臣跟着起身再饮一杯。
待到一众大臣回桌坐下吃几口菜,片刻之后,杨素又向众臣笑道:“第三杯当敬我辽东将士,朕念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况朝鲜为我大明肩臂之藩,清朝为门庭之寇。而王师内外并驱,正奇互用,清军大败,朝内又遭我明军攻击,皇太极宵遁,此役我辽东将士有大功者,朕无吝金钱勇爵之赏!”
“皇上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肖明举起酒杯一口饮掉,向杨素道。
“朝鲜王上奏称:皇上对朝鲜,有万世不忘之功矣。当板荡之日,苟非皇上动天下之兵,则小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不日当有使团进京亲自向皇上朝贺,诸如括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爪哇、苏禄国、满剌加、锡兰等二十余国使臣问询皆传信将遣使进京。如今我大明内困即平,外忧尚解,更有藩国来朝,此乃我大明中兴之兆也!陛下乃我大明中兴之主,武功堪比秦皇、汉武。”温体仁亦是向杨素说道。
见两党大佬都向杨素拍马屁,其余大臣尽皆美言夸赞杨素,简直把杨素必成明太祖再世。
杨素淡淡一笑端坐在高台上并不反驳,全数接受,群臣见状更是纷纷进言,片刻之后杨素从挥挥手让大臣都安静下来,随即笑道:“在座诸位都是我大明肱骨之臣,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朕昨日梦游泰山,醒来之后偶得诗一首,请诸位评鉴,诸位务必畅所欲言。莫要因朕为天子,便有所顾忌。”
见众人皆挺胸抬头正襟危坐等待着,杨素向在身边侍奉的王承恩招招手。
王承恩连忙点头,随即上前站在台上,扫了一眼一众大臣,高声念道:“此诗名为咏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王承恩念完之后,原本已经在肚子里打好草稿的肖明突然惊恐的张开嘴巴,震惊不已。不只是肖明全场大臣们皆是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当中,此时硕大的广场上针落有声。
“好诗,好诗!”肖明率先反应过来,高声大喝道。
“皇上此诗甚妙,皇上以泰山喻我大明,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首句远看泰山黑糊糊,则暗喻我内忧外患,原来是细的山头挡住了太阳,使之到达不了粗的山脚,于是便有了这雷霆万钧之语:如把泰山倒过来。其慷慨悲歌之情、腾挪乾坤之志,此皇上所不能!此诗必定名垂千古!”肖明一脸崇敬的感叹道。
一众大臣傻傻的看着肖明,不知所言。
杨素轻轻一笑向着肖明微微颔首。
随即杨素扭头看向温体仁,询问道:“朕看温首辅久久不语,莫非是觉得朕做得不好?若有不妥之处,还请温首辅指正,故有一字之师,今朕岂可逊于古人?”
温体仁脸色不变,躬身行礼之后,出列踱步上前:“皇上这首游泰山,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无不叫绝!初看文句粗俗,其实粗中见巧,蕴有“置换法”的哲理在焉,臣方才沉醉于皇上此诗,心中默读数遍,深感此诗暗藏机锋、奥妙无穷,为惊世骇俗的真意作铺陈的妙趣,读之越发兴味盎然!皇上请恕臣无能,臣不敢改一字!”
“皇上此诗堪称神州有诗以来第一手,虽李、杜犹未能抗手,况余吾等乎?”肖明跟着说道,随即又望向在座的一众大臣,道:“诸位以为如何?”
“肖大人此言甚善,皇上此诗此诗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臣等不敢改一字!”在座大臣中多数皆是起身拜服。
“哈哈哈!”杨素大笑不已,随后谦虚的摆摆手“诸位爱卿委实太过谦虚,朕身为天子每日操劳国事,视诗词为小道,虽略有薄才,但论作诗始终赶不上诸位。”
“皇上臣有异议,皇上文治武功堪比太祖,岂是臣等能相提并论,还请皇上切莫折煞臣等!”肖明正色的向杨素进谏。
杨素微微一笑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忽然王承恩指着兵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