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穿越重生>北宋的无限旅程>第651章 做得君王犹不足

郑和海图,全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官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详细记录了郑和七下西洋时代,自刘家港至东非大地的所有水文航线,更包括沿途各主要国家的天气地貌甚至风俗民情。每一个字甚至每一笔图,都是那一代航海家的心血结晶。

其全面的文献记录和精确的资料整理,更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文明遗珍。以“价值连城”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但如此重大的文明遗宝,却在明朝中期以后,神奇般的消失无踪影。只在明朝人矛元仪的《武备志》中,保留其相关图纸目录。

对于郑和航海图的下落,后世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明朝车驾郎中刘大夏所烧,另一种说法是乾隆所毁。

《殊域周咨录》记载:“成化间,有中贵迎合上意,举永乐间故事以告,诏索郑和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

这段文字证明刘大夏确实将郑和的航海图藏了起来,并且他还理直气壮对顶头上司项忠说道:“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煅之。”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刘大夏确实是藏起了航海图,但是他烧没烧却无从得知,不过从矛元仪所著的《武备志》中,保留相关图纸和目录来看,这图后来还在。

令一个说法就是乾隆所为,乾隆在编修《四库全书》时,编书三千四百七十五部,有记录的毁书,竟有六万七千六十六部,合七万三千五百五十六卷,这仅仅只是官方的统计,未列入其中甚至民间为避祸自行销毁的,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这两种说法李南不置可否,因为现在郑和的航海图就在他的手上。

李南不知道汪直是从哪里得到的郑和航海图,不过按照明朝官吏的脾气秉性,只要花些银钱,那么不管是从从兵部,还是从刘大夏的后人手中,想要弄出点没人看重的航海图,应该并不算太难。

郑和航海图在汪直和海盗、海商的手中价值连城,在禁海的大明人眼中,估计一文不值。

李南这些天一直在阅读郑和亲手书写的航海日志,他从中发现了很多世人绝对不知道的秘密。

关于郑和为何要七次下西洋,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无数人给出了不同的解读。

一般来说,专家和学者们都认为郑和航海是为了促进贸易,震慑周边诸国,或者是奉了朱棣的密旨,出海寻找逃走的建文帝朱允,以绝后患。

看过了郑和写的航海日志后,李南发现以上的解释都不对,因为从字里行间中,他推断出了这位三宝太监的真正目的。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一个太监率领船队出海?

因为太监没有家世,他们是最忠诚于皇帝的群体,而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其实就跟秦朝的徐福一样,都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温饱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足够,房中缺少美娇妻;

娶了娇妻并美妾,又无田产作根基;

置下良田千万顷,因无官职怕人欺;

三品四品还嫌小,一品四品仍觉低;

一日当朝为宰相,又想帝王做一回;

做得君王犹不足,还把长生不老期;

欲壑未满梦未醒,一棺长盖抱憾归!”

这首《不知足歌》,将人类的贪心和**描绘的淋漓尽致,而世人也确实如歌中所写,永不知足。

首位统一华夏的秦始皇,可谓是一代明君,而明成祖朱棣也是文武双全的君王。可就算是这两位雄才伟略,手掌无数人生杀大权的帝王,他们在登上皇位后,也想要长生不死。

不知道为什么,华夏的传说中,神仙似乎都在海外的仙山上居住,所以不管是徐福也好,郑和也罢,他们的目标都是辽阔的大海。

徐福最后应该是失败了,因为李南知道秦始皇并未出现,不过郑和最后还真成功了一半。

在《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官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上并未记载任何关于求取长生不老药之事,李南是在研究了数月,终于破解开了《过洋牵星图》后,才发现了郑和对于此事的记述。

这《过洋牵星图》,看似只是一卷黄金竹所制的竹简,但是将之平铺打开后,就会出现一幅错综复杂至极的密图。

此图是用黄金竹为底,上面牢固的镶嵌着七十七枚大小不一,可以在图中移动的竹片,外国人或许不认识这种东西,但是李南识得,这其实就是一个华容道游戏的加强版。

华容道是中国古老的智力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议”。

华容道游戏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棋盘下方有一个两方格边长的出口,是供曹操逃走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华容道”有几十种布阵方法,如“横刀立马“、“近在咫尺“、“过五关“、“水泄不通“、“小燕出巢“等等玩法。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华容道游戏看起来不难,但是郑和的这幅《过洋牵星图》却把十枚棋子变成了七十七枚,这就将其难度提升了无


状态提示:第651章 做得君王犹不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