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兰陵和蔡樱花这么做,就是在防备赵煦。
万一有那么一天,这位年轻气盛的官家再也无法容忍蔡家,甚至是相对蔡道不利的话,他们就可以提前一步得到消息。
没想到,这一次宫中巨变中,这些女密探居然能够起到了意想不到却又是决定性的作用。
赵煦既然已经驾崩,而刘皇后也已经自fen而死。那么,宫中再无任何危险,蔡兰陵和蔡樱花就将两位外邦婕妤,以及郑梨儿身边的女密探撤了回来。
不过,他们还是在宫里面其他地方留下了不少这样的女密探。
这些女密探跟的人不是公主,就是皇子,连孟氏身边也有一个,没有任何女暗探再跟着赵煦的嫔妃。而朱太后一直以来用得都是自己身边用惯的人。故此,蔡兰陵和蔡樱花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
不对,如今朱太后却是已经换了称呼,朱太后进位为太皇太后,而孟氏也被太皇太后恢复了身份,进位为太后。毕竟,孟氏是新皇的生母,当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在大殿中所有的文武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谁都没有敢在这件事情上说三道四。
要知道,当初赵煦废后的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是响应章惇和刑恕这两个王八蛋,贸然参与到废后一事当中。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蠢啊!
想想当初的向太后,和那个自己作死的刘皇后,不就是因为没有为皇帝生下儿子,或是养大儿子,这才落得如此凄凉可悲的下场。
这个时候,谁如果乱说话的话,万一惹怒了孟太后,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有一件事,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感到奇怪,新皇登基,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可财相章惇和御史中丞刑恕居然自始至终都未露过面。
难道,他们二人真得像传闻中那样,参与刘皇后起的那件不可闻之事吗?
如果是真的,那么章大人一定是被刑恕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给坑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家伙每次筹谋什么事情,也许当初进行的比较顺利,可是,事情本身总有非常大的后遗症。
而新皇登基仪式结束后,太后太后在自己慈宁殿亲自接见了章惇一个人,两位人具体说了什么,外人都不知。
不过,在第二天,章惇主动递上了请求致仕的奏折,小赵伴当然不可能立刻允准,连续三次之后,太皇太后下旨,章惇被任命为山陵使。
而刑恕直接被罢免还乡,永不叙用。
至于另外一个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勾管皇城司、赵煦身边的大太监梁师成直接被赐死在皇城司的大牢。
他死得地方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可宫中的大部分太监却并没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因为,他们都知道,梁师成身处高位,却没有一点警觉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断事能力,在刘皇后这件事情上,接连犯下了大错。何况,先皇能够以那样的方式驾崩,其中未尝没有梁师成在一旁教唆。
故此,蔡道并没有为这位老相识求情。
赵煦英年早逝,年仅五岁的赵伴就得继位,天下震动。
可是,西夏国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却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意图,趁机起兵进攻大宋朝。
章惇被任命为山陵使,肯定已经失势,故此,其堂弟环庆路经略使章楶也一定会受到猜忌。大宋西军的实力肯定会受损。可是,一个人人事任命就让四方宵小之辈主动退却了。
这个人正是蔡道。
蔡道在慈宁殿被拔去了道袍,以布衣的身份就任三司使,这件事迅传遍了天下。
而他的长子,也就是小迷糊6芒所生的长子蔡海被加封为侯爵的爵位,具体封号要等到他成年的时候,才予以确认。
这是蔡道的意思,既然要封侯,那还不如直接就把爵位给他的儿子,而太皇太后也允准了这件事。
蔡道在大宋朝内没有亲自领兵打过一场仗,可世人都知道,郭逵率领三十万禁军都没有能够彻底击败的大越国,却被他招募的不到三万人的岭南民兵一举灭国,剐了当年屠城的李常杰,大越国国主更是被献祭给了宋神宗。这样的战绩,西夏国皇帝李乾顺光是想想就后怕不已。
他可不想被蔡道抓到汴梁城给阉割或者活剐了。
李乾顺明白,既然西夏国已经和赵煦签下了和平条约,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蔡道便没有任何借口出兵攻打西夏。毕竟,大宋新君还年幼,主少臣疑,作为重臣,肯定不会在新皇亲政之前,便妄动刀兵的。
凶名赫赫,就是对蔡道的大名的完美诠释。他早就已经传遍了大宋的四境。
因此,这一次大宋朝政权更迭,权利交接非常顺利,比前几任皇帝继位还要稳妥、安定。
一时之间,四方来朝,就是大辽国派来致祭和庆贺新皇继位的使者也没有了往日的倨傲。
而汴梁城城中农工商三个阶层的百姓更是心中安定,他们在新皇登基的第二天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
不过,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却猜错了一件事。
蔡道还真得就想在赵伴亲政之前,替大宋国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夺回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这是后晋之后,中原皇朝永远的痛。
第二天,蔡道便进宫,当着太皇太后,孟太后,以及小赵伴提了几项人事任命,而且,这些人都和蔡道自己的有关,说得更直白些,这些人都是蔡道的私人。
先,是有关军事的。
军事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