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穿越重生>奸臣世家>第003 入京

可此时,蔡道只走了几步,却让他注意到,蔡道的背部确实有点驼,可双腿并不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是罗圈腿。作为一个习武之人,他当然看得出面前这个几岁大的孩子身体很结实。

这孩子跪得时间并不短,双腿却没有完全麻木,而且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能够恢复正常,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底盘却是非常稳健。

不简单!

这孩子非常不简单!

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还是个练家子。这要是搁在武官家里一点也不奇怪,可是,不是说蔡家诗书传家吗?

打从见到蔡道,狄军头就觉得这个孩子很古怪,从头到脚透着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可他就是说不来到底那里不协调?

双方交接完圣旨,蔡道刚想转身离开,就听狄军头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孩子,你靠近点。皇上有圣谕带给你!而且只能告诉给你一个人!”

蔡道闻言点点头,上前一步靠近狄军头的身边。

“娃娃,你该回京了!”狄军头俯下身,在蔡道的耳边轻声说出这就话,“还有,必须在正月里把你护送进京,所以,我只给你一个时辰收拾东西,过后马上出发,不得耽误。”

用严肃地语气说出这么亲切的话,让蔡道感到有些发蒙。他应该没有见过神宗皇帝才对,可是,话语当中怎么透着股熟悉的味道。

“这位大哥,能不能透漏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赶得这么急?”蔡道一听吓坏了,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镇定,难道是他那个便宜老爹出事啦?又或者是他外祖父那个拗老头过世了?不过,也不对啊!即便记不清这两个名人具体的历史轨迹,可现在这个时间点,两个人都不应该有事才对。

“小娃娃,别胡思乱想!一切到了京城,你就自然会知道!快去收拾吧!”

于是,蔡道用了一个时辰,收拾得紧沉利落,坐着为自己特制的小马车,带着三个随从——蔡篮、蔡板,以及刚到蔡府不久的小迷糊。车里面杂七杂八装了不少东西,主要都是这几年蔡道的研究成果。

等到族长蔡玄和仙游县县令感到蔡府的时候,一行人已经离开蔡府,向着京城敢去

……

话说,这年月,可没有高铁和飞机。出门基本靠走,找人基本靠吼,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要不是蔡道这两特制的马车,估计三人非得病倒在路上,唯独小迷糊特别的适应。

走这么远的路,蔡道自然不会亏待自己,也没忘了那些护送自己的人,所以,四管家蔡喜派自己的小儿子,蔡篮和蔡板的三叔蔡武赶着辆大牛车,一路跟着蔡道他们。牛车上的东西很多,但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油饼、烤鱼、卤制的肉食和果酒。

本来,按照狄安原先的计划,一行人应该顺原路返回,应该从孝慈里出发,一路顺着官道过福州,翻山越岭,出福|建路进入两浙路,一直到达杭州,在坐船顺京杭大运河。不过,那时的运河应该不叫京杭大运河,而是隋唐大运河才是。

不过,蔡道并不同意这方案,既然赶得那么急切,就不如坐海船。这是因为,路上骑马肯定没有海上行船快,再加上此时运河的北段肯定已经部分冰封,北方大雪绵绵,迪安的计划,要让一行人在正月里赶回汴梁,根本就行不通。

他提出了两个方案以供选择,一是坐海船从孝慈里出发直达密州(也就是今天京东东路诸城),那里也有市舶司,另外一条路就是沿着长江去汉阳军,在那里登陆。从地图上看,两者到汴梁的直线距离差不多。

最后,狄安选择了直接去密州,因为他清楚,沿着长江航行虽然比较稳妥,但是逆流而上,在无法保证风向的时候,更耽误时间,而且从汉口到汴梁的陆路,其间还要绕过大别山。反倒是京东东路,虽然多山但大多数是丘陵,而且多集中在南部。

按照蔡道的计划,一路上的确大大节约了时间。到了密州,一路深入京东东路,看着漫天的飞雪。

在寒风中,马车中的其他孩子显得萎靡不振,唯独蔡道显得非常高兴,他不单单看到了久违的大雪,也是为了京东东路的老百姓感到高兴。因为雪越大,来年这里的收成就越好,而且发生蝗灾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

一行人历经寒风暴雪,终于赶在正月十五之前赶到了东京汴梁。

蔡篮和蔡板都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到汴梁城,两只眼睛根本看不过来,而小迷糊虽然不是第一次到这里,但是那时的她还小,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表现得比那个两个憨货强不到哪里去。至于蔡道,汴梁城虽然是现在世界上第一大都市,后世随便一个省级城市都要比她繁华,他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那个狄安一路上一直在一旁观察自己的反应,蔡道如果表现得很平静,势必会引起对方的猜忌。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得和那两个傻兄弟一样,探头探脑的到处乱看。

此时,天色渐渐变暗,快到了关城门的时刻,由于有行文,所以,一行人倒是无需和那些平头老百姓一般排队,很快就进了城。

“蔡公子,现在天色已晚,想必今日是不能进宫面圣了。不知公子打算到何处安寝?”


状态提示:第003 入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